最近的工作强度让我有一种想逃离的感觉,实质性的内容压力不及两年前的这个时候,但各项工作让人烦躁不安,均衡县验收工作,文明学校申请工作是我最头疼的,没有方向,能力有限,最主要的是劳民伤财,明明知道如此抱怨没有用,可还是想拒绝,想抽空休息,甚至都不想上课了,秋季学期是不是就这个阶段难熬呢?知道将来某一天回顾现在也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可我就是不想做,就是想专心上课,如此说着,好像上课多有成就感似的,上课也是一团糟,我的课堂,纪律一般没什么问题,但肉眼可见的学会的真的是屈指可数,正上课正觉得自己可悲,还是那句话,我一般不去专门追求什么标准,因为那些都不适合我,我向来都是听从内心深处的那个声音,那才是标准,可是很少接近的。算了吧,可能这才是真生活吧,被动、煎熬,但还是要前行,毕竟没有谁的生活是称心如意的。
而我对于自家孩子的关注,就像其他老师一样,较少关注了,儿子小时候吧,学习几乎不用管,以至于到闺女了,想着女孩儿嘛,应该比较让人省心,所以更不关注了,可是上小学半学期了,情况就这样不好不坏的走着,我就是这样的,事情顺利时想着弊端,事情糟糕时想到它的好势头。先说下上周末作业吧,数学老师让在家读题,不写,本周小练习测验,说实话,第一次我这么认真陪伴,让闺女读题,而且让她说出来思路,那天感觉还好,所以就没很在乎了,结果昨天一出学校,儿子的话里话外都透漏出分数了,83分,怎么说呢?比我想象中差那么一丢丢,说实在的,有了第二个孩子,第二次做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妈妈了,我真的没有奢望一帆风顺,因为实在了,不可能,反倒考了100分成不正常的了,因为过程漫长且曲折才是遵循自然规律的,毕竟幼儿园我们接触的真的很少,现在上课感觉她挺认真的,所以,我不应该焦虑,于闺女来说,我已经放低的标准,可是她自己还是说一句“妈妈,我考砸了!”,说实话,我说话挺注意的,就安慰她“没事的,只要你知道错题原因,明白如何订正就好,不会也很正常,妈妈随时帮你!”我没有让她感受到我期待她考高分,当然她可以期待。回到家,我再让她读题,自己也都立即纠正过来了,只是我也知道她有不会的,一个一个解决吧。
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一点,我不反对,因为我小时候就是被压制的到最后都没有了自己的想法看法了,这两天她不开心,有什么也表达了出来,我欣慰,可是如何解决又是问题了,
比如她说“妈妈,哥哥犯错了,你为什么不吵他?”
“我吵过他了,他还没有改正吧?”
“那你就不管了?”
……
听到这些就好像听到学生说“告老师没有用”一样,这个问题可能要无解一段时间的,因为用成人的要求来回答,他们要么不懂,要么感觉被压制了,所以我在思考如何说给他们听,让他们心服口服。不着急,慢慢来,凡事都要有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