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选择怎样看待事情,将极大地影响我是有能力改变他,还是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
2.他人做的任何事情都不能使我愤怒。
3.我脑中凡是包含“应该”一词的想法都容易引发暴力。
4.我认为我们之所以愤怒并不是因为我们的需要未被满足,而是因为我们对他人有看法。
5.愤怒是由不自然的思维导致的自然感受。
6.我不是说评判他人是不对的,关键是要意识到是评判让我们愤怒。
7.即使你没有将评判大声说出来,你的眼睛也泄露了这种想法。
8.使用“我感觉……因为我……这个句式来提醒你自己:你有这样的感受不是因为对方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你所做的选择。
9.对我来说,我们能通过看看自己的需要是什么来清楚地领悟内在的生命。问问你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我的需要是什么?”
10.与自己的需要相连时,我会有强烈的感受,但从来不是愤怒。我把所有的愤怒都视为疏远生命的、暴力的、挑衅式的思维的结果。
11.杀人太肤浅了。在我看来,对人的任何一种杀戮、责备和伤害都是对愤怒的肤浅表达。
12.我们的目的是每时每刻都将我们的注意力与生命、我们的内在生命相联系。我们此刻的需要是什么?他人此刻的想法是什么?
13.悲伤是一种调动我们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的情感。愤怒则是一种调动我们去责备惩罚他人的情感。
14.充分表达愤怒不仅意味着我要表达愤怒背后的深层感受,还意味着我要帮助他人理解我的感受。
15.要充分表达愤怒意味着将我们的全部意识调到未被满足的需求中来。
16.得到他人理解的最好方式就是也给予他们理解。如果想要他们倾听我的需要和感受,我需要首先倾听他们。
17.当我给予人们他们需要的理解时,就会发现,让他们倾听我不那么困难了。
18.愤怒是非暴力沟通中非常宝贵的一种情感。它是一座警钟,提醒自己,我现在的思考方式几乎可以保证我的需要铁定不会被满足。为什么呢?因为我的能量没有与我的需要相连,愤怒时我甚至都意识不到自己的需要是什么。
――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实践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