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奥义书》是印度教的四大奥义书之一,书中借着掌管死亡和火祭的天神阎摩之口,教诲人要跳出表面的小我,追求内在的自我,自我与宇宙合一而不朽。
在奥义书中,智者把身体比作马车,把比作感官拉车的马匹,把感官的对象(外部世界)比作马车所行的道路,把控制马匹的缰绳比作人的心意,把控制缰绳的马夫比作人的理性,坐在马车中就是人的自我。
超越于人的感官的,是感官的对象;超越于感官对象的,是人的心意,超越鱼人的心意的,是人的理性;而超越于人的理性的,是自我。
古希腊的柏拉图的对话录《裴多篇》也有类似的马车之喻,将灵魂比作一架马车,灵魂由理性、激情、欲望三者构成,理性是马夫,温顺的马是激情,顽劣的马是欲望。马夫驾驭这车并不容易,因为拉车的两匹马之中一匹温顺,一匹顽劣。
那匹温顺的马身材挺直,头项高举,黑眼白毛。它爱好荣誉,谦逊而节制,马夫不用鞭子教训它,只用轻声的劝导就使它拉着灵魂向着光明的美、智、善飞升。
然而另一匹黑马桀骜不逊,骄横放纵,它向往情欲、刺激、快乐和满足,马夫难以驾驭,必须用长鞭使它就范,欲望使它难以受范,于是灵魂感到极端的痛苦和矛盾。但是,马夫最终使它学会了温顺,这才使灵魂在和谐中追寻所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