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做“一文一书”这个系列,每周一更,把一本书的精华浓缩到一篇文章中去,既可以督促自己读书写字,也能帮助读者花更少的时间获取更多知识,这么有趣的事我可以做100年。第一本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阅读指数5星(满分5星)。
这本书匝一听像是成功学鸡汤,实则不然。成功学是典型的魅力成功论,讲究运用熟练的技巧驰骋职场;柯维则提倡品德成功论,技巧只是表现在外的冰山一角,真正决定性的是人的本质,也就是隐藏在冰山下的那80%。它更像是一张地图,一种思想,用流行的说法或许应该叫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很多问题的解决思路,我本人已经深有体会。
书中提出了一个成熟模式和七个习惯。
成熟模式是说人们的成长过程,是由依赖到独立,再到互赖。
依赖期的人靠别人来实现愿望;生理上无法独立的人需要别人帮助;情感上不能独立的人,其价值和安全感都来自他人的看法,无法取悦别人便会极度沮丧;智力上无法独立的人需要他人帮忙思考和解决生活中的大小问题。
独立期的人单枪匹马打天下;生理上可以自食其力;情感上信心十足,不因他人好恶而影响自我价值评价;智力上有自己的思想,兼具想象、思考、创造、分析、组织与表达能力。
互赖期的人群策群力实现最高成就。生理上可以自力更生,但也明白合作会比单干更有成效;情感上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但也知道爱心、关怀以及付出的必要性;智力上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为了从依赖期进入独立期,再到互赖期,柯伟教人培养七个习惯,即: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是七个习惯的基础。积极主动除了要求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之外,还提出一种重要理论:人在刺激和回应之间存在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消极被动的人,外部刺激与回应之间没有空间,刺激一来就立即本能回应;表现出来就是非常易怒,经常不由自主的火气上脑,说一些过分的话,事后又后悔不已。积极主动的人会将外部刺激与自己的回应互相分离,在这段空间之内根据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做出恰当的选择,然后在对外部刺激做出回应。
第二个习惯是以终为始。我们做任何事都是经过两次创造而成的,第一次是在头脑中构思,第二次是付诸实践。以终为始是说先在头脑中构建出愿景和目标,然后倒推回起点,如果成立就去做,不成立就不做。很多人都对未来浑浑噩噩没有想法,仅凭感觉做事,陷入窘境后又抱怨老天的不公。这就是因为开始之前没有在头脑中进行一次创造。做项目的人都知道,项目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目标,做事尚且如此,做人不是更应该要有目标吗?人生目标的话题太沉重,以终为始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随处可见。比如你想让孩子养成收拾房间的习惯,明知道命令与呵斥只能是口服心不服,不但达不到目标甚至会更糟,那就不能这样做呢,需要另外想办法。
第三个习惯是要事第一。要事第一首先要有独立意志,优先处理重要紧迫、重要不紧迫的事务,避免陷入不重要紧迫、不重要不紧迫的事务之中,必要时勇敢说“不”。另一个高效能的秘诀是授权。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相信都有自己的理解。
前三个习惯着重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实现个人成功;后面的习惯着重培养独立而互赖的人格,独立是互赖的基础,由个人成功进入公共成功。开始之前,柯维引入了“情感账户”的概念。银行账户是把钱存进去,以备不时之需。情感账户里储蓄的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信任,是人与人相处时的那份安全感。能够增加情感账户存款的,是礼貌、诚实、仁慈和信用;反之,粗鲁、轻蔑、威逼和失信等等,会降低情感账户里的余额,到最后甚至透支。并给出了六种投资方式:理解他人、注意小节、信守承诺、明确期望、正直诚信、勇于致歉、无条件的爱。
第四个习惯是双赢思维。虽然我们嘴上都说双赢思维,其实并不真正理解其含义,双赢思维并不是生意双方都有利可图,而是一种利人利己的人际交往模式。双赢的精髓是信用,即情感账户。没有信用,双方只能妥协,因为信任,彼此才能坦诚相待,互相交流、发挥创造性。总想在争论中战胜对方的人,就不是双赢思维的践行者,而是赢/输思维;一味压抑自己委曲求全的人属于输/赢思维;两败俱伤是输/输思维;独善其身是单赢思维。双赢思维认为,如果不能达成双赢,那就好聚好散。
第五个习惯是知彼解己。与孙子的“知己知彼”看着像,实则完全不同。知彼解己的强调的是先理解对方,再解释自己。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要么说话,要么准备说话,企图用自己的经历理解别人的生活。其实遇到分歧,首先要倾情聆听,以同理心去理解,然后再讨论。所谓同理心,并不是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而是别人怎么想我就怎么想。你妈觉得你冷,是你妈设身处地的为你着想,同理心则是你不冷你妈就觉得你不冷。
第六个习惯是统合综效。向情感账户投资,建立信任;以知彼解己为技巧,先理解别人,再阐述自己;以统合综效为交往方式,消除分歧找到解决方案,最终达到双赢的目标。统合综效的精髓是尊重差异,取长补短,寻找最优的第三条路,而且越有差异越有力量。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自以为是的人总以为自己最客观,别人都有所偏颇,其实这才是画地为牢。完全矛盾的两种意见同时成立是否合乎逻辑,问题不在于逻辑,而是心理使然,习惯四、五、六的成功关键,不是智力问题,而是情感问题。
第七个习惯是不断更新。习惯七是讲个人产能,为了保护并优化你所拥有最重要的资产---也就是你自己,需要从四个层面更新你的天性,那就是: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每个层面都很重要,平衡好四个层面的更新,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读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我本人深受启发,我就曾因为不懂得以终为始而辨不清方向,因为没有理解朋友而损失了情感账户,因为执着于诠释观点而陷入赢/输模式,这本书对于我而言可谓恰逢其时,希望对朋友们也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