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

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道,道理,规律也。何为大学之道?

《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首先可以看出这三个纲目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怎样去明明德呢?怎么样去“明明德”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中细致的给我们讲述了一条“明明德”的途径。只要你按照这个步骤循序渐进的去践行,就有可能达到“明明德”的目标,不是一定会达到,儒家讲凡是不能逾礼,所以总会受到社会上的制约。文中只是给了我们一个大纲,或者说是一个方向。而在这些步骤中,“修身”前面都是个人自身的内在做法,而后面的都是面向外界社会的外在体现,处于这样一个转折点,“修身”则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很严峻的向我们表述了身正的重要性。就修身而言,“格、致、诚、正”是修身的途径和方法;“齐、治、平”是修身的不同层次和目的;而达到不同目的的过程,就是“明明德”的过程。

明德是基础,是有所选择有所继承,通过明明德,学习良好的教化修养把人内心的善挖掘出来,让美好的道德沐浴在阳光下。亲民是有所扬弃和有所创新,亲民的过程是在第一阶段自身的明德后再推己及人,如果自身都浑浑然,自己都偏私,自己都贪婪疯狂,怎么能去影响周围的人,使人人都能除去蒙昧而成新民?最后止于至善则是最终级目标。止于至善普及天下,真正的亲善。这是一个从内到外的双向交流过程,既向内求又反诸外,我们要懂得去影响我们周围的环境,改变我们身边的人总结而言,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因为反过来,环境变好了不是也更便于自身的发展吗?为了逐渐达到这三个目标,首先告诫人们要弘扬自身美德成就伟大事业。亲民告诉人们自新然后新民,最后又用止一字来节制,告诉人们知其所止,而不止于迷失方向。

在下一小段中,作者继续论述为什么要知止?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事有根本,物有本质,在考察一件事物时,最好要探其源,就像民主制度,说起民主制度,就立马与西方如英美联系起来,但是美国在建国之初,初衷真的是建立一个民主制度特征的国家吗?民主的价值一直是被大家普遍认可的吗?了解了始末,方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脱口而出,然并不甚解,故,在此注解翻译,附些心得。 《大学》本为《礼记》之一篇。...
    寒生默默阅读 607评论 2 2
  • 整部《大学》可谓经典,作为一部修身养性之书,不得不说对我们行为指导有很大的帮助,结合我的大学经历来读《大学》,里面...
    译耳阅读 17,991评论 0 14
  • 《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一起称为“四书”。为什么四书五经在古代那么盛行,《论语》我们好歹知道一...
    luckfang阅读 443评论 0 1
  • 一条信息的不确定性由它出现概率的负对数函数来表示。一方面负对数函数在数值上概率输入的单调递减函数,比如输入为1时值...
    an0nym0us阅读 679评论 0 0
  •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梦想与道路,我不能让我的想法影响别人,碰到谁都是缘分,缘淡了就会消失
    带回家刚刚好阅读 35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