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行为疗法
辩证行为疗法,英文全称为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简称DBT。是由莱茵汉(Linehan)创立的用来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之所以将基于禅宗思想的正念作为辩证行为疗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原因在于发现了传统认知与行为方法在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BPD)上的缺陷。莱茵汉认识到传统方法的最大缺陷在于非常强调“改变”,而这在BPD患者身上几乎是无效且不可能的。所以,他尝试改变传统的认知与行为方法,通过强调确认以及接受,而不是改变来治疗BPD患者。
DBT的名称中的关键词是辩证(dialectical),它指每个论点都有一个主张(论题)及其对立面(反论题)。最佳解决方案往往用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融合了各个立场的重要特性——换句话说,一个综合体(synthesis)。在DBT中,主要的辩证或极性包括改变一方面,同时接纳另一方面。DBT融合或综合了来访者接纳自我的需要和他们改变自身生活方式的需要。
DBT主要被人们用来治疗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来访者,其特点为来访者会表现出慢性自杀行为;其他的自我伤害行为,例如自残和鲁莽驾驶;情绪不受控制,包括冲动行为;较差的自我形象;以及不稳定的人际间关系。患有BPD的个体常患有多种心理障碍,并且生活中永远有麻烦。他们接受了过多的心理治疗服务,治疗也经常失败。边缘型人格障碍通常难以治愈,DBT对其治疗有巨大贡献。
DBT的技巧训练内容包括正念技巧、情绪调节技巧、人际效能技巧以及承受痛苦技巧。
正念技巧是DBT的核心,它运用观察环境,不带评价地描述所观察的事物以及全盘接受等方法,帮助患者集中注意力于当下,减少对自我和他人的批判,增加对自身体验的认识和接受度。
情绪调节技巧运用识别情绪,克服阻碍健康情绪的障碍,增强正性情绪,冥想等方法,帮助患者减少情感易损性,提高改善情绪的能力。
人际效能技巧运用倾听、表达、协商谈判等沟通技巧,帮助患者在不破坏人际关系和不伤及自尊的前提下获得个人目标最大化,同时适当提高自信。
承受痛苦技巧运用转移注意力、自我安慰、放松、制定新的应对策略等方法,帮助患者冷静面对困难处境,采取理智的行动,减少负性的情绪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