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到,公元前279年,一代雄主燕昭王病逝。只可惜,燕昭王直到离世也未能亲眼见证乐毅彻底占领齐国。
燕昭王的离世,不仅使燕国失去了一位英明的君王,也使乐毅的伐齐之路蒙上阴影,而燕国的政治前景也变得扑簌迷离,未来更是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性。
随着燕昭王的病逝,太子乐资继位,是为燕惠王。燕惠王继位后,面临着继续完成父王未竟之业的重任,同时也需要应对国内外各种复杂的局面。
然而,与燕昭王相比,燕惠王在治国理政和军事才能上有所欠缺,且燕惠王与乐毅素有嫌隙,导致他对乐毅的信任度不高,这也为后来的燕国政局变动埋下了伏笔。
那么,乐毅与燕昭王的嫌隙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一切还要从当年燕昭王重用乐毅进行改革说起……
我们知道,历史上历朝历代的改革,总是会触碰到某些人的既得利益。而乐毅的改革也不例外。
当时,乐毅在燕国主政后,进行了锐意改革和整顿吏治,而燕昭王因为身负家仇国恨,血海深仇,使得他一直坚定不移地支持着乐毅的改革,这势必引起了燕国的那些守旧贵族的不满。
他们不敢与燕昭王和乐毅正面交锋,无奈之下,便搬出了太子乐资,他们选择利用太子乐资作为棋子,试图通过他来挑战和破坏新法。
他们教唆太子乐资去触犯新法,只要燕昭王和乐毅不惩处太子乐资,新法的威望便会一落千丈。所以,他们以此作为反击的突破口,希望借此削弱或推翻乐毅的改革措施。
而太子乐资因为深受燕昭王的宠爱,行为较为骄纵,年轻气盛的他果真就着他们的道。
看到这里,我们是否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一桥段同当年秦惠文王与商鞅的“爱恨情仇”如出一辙哈。
而燕昭王同样选择了和自己外曾祖父秦孝公一样的做法——将太子傅施以重刑,随后又惩处太子乐资,最后还当着乐毅的面狠狠揍了太子资一顿。
燕国守旧贵族见状,意识到了燕昭王改革的决心,从此便不敢再挑战新法,但太子乐资却因此而记恨上了乐毅。
所以,燕惠王继位后,面对不世之功,且威望极高又手握重兵的乐毅既心生忌惮,又深感不安。
因为,作为燕国的上将军,乐毅战功赫赫,威望极高,这样的功绩让燕惠王不得不对乐毅产生敬畏之心;加之,乐毅手握重兵,对燕国的军事力量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燕昭王担心乐毅会利用手中的兵权对王权构成威胁;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之间曾经有过嫌隙。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这种历史矛盾使得燕惠王对乐毅的忠诚度产生了怀疑,担心乐毅会背叛燕国。
而此时,齐国名将田单敏锐地察觉到了燕国内部的政治苗头,于是开始施行反间计。
他们故意散播谣言,称乐毅仅留两座城池围而不攻是故意拖延时间,意图在齐国称王。
同样的戏码再次上演,只不过,这次戏中的主角由燕昭王换成了燕惠王,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却上演着相似的剧情。
那么,面对同样的谣言和诽谤,燕惠王的立场又如何,他又是怎样应对的呢?
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