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面对有时候有人玩笑或非玩笑的将云南地区、云南人称为“西南蛮夷”还是挺不爽的(自嘲除外),“西南蛮夷”四个字除了是在地域层面上对云南地域偏远的描述之外,还是在文化层面对云南的轻视。
由于地处偏远,云南似乎是一直游离于华夏正统文明边缘的。殊不知,在两千多年前,西汉甚至之前,在滇池、抚仙湖一带曾出现过古滇王国。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
秦始皇时期,曾开“五尺道”抵达云贵一带。而大名鼎鼎的“滇王之印”则是汉武帝时期武帝所赐。
当时还传出一个笑话,在史记中,司马迁是这样记载的:“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西十余辈。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也就是我们可爱的滇王,因为交通闭塞,与外界隔绝,在加上我们云南山美水美,从来没有过“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所以汉朝使者来了,他便问道,云南与中国到底谁更大一点呢?后来汉使经过夜郎国,夜郎国君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成语“夜郎自大”便是出自这里。至于滇王先问的,为什么成语不是“滇王自大”,而是“夜郎自大”,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暂且按下不表,有机会再进一步探究。
说回古滇王国,除了司马迁曾在史书里记载过滇国,《后汉书》里引述了司马迁的记载外,就再没有其他关于它的记载了。
直到1956年,考古学家在滇池畔的一个小山坡上发现了墓葬群,而这个墓葬群后来经考证为古滇国墓葬群。这个小山坡叫做石寨山,位于晋宁。
除了6号墓中出土的“滇王之印”外,这里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种类涵盖兵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贮贝器、乐器、装饰品等,证明了这里曾经出现过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晋宁,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中部,昆明市西南部,环抱滇池,西临西山区,北接呈贡区,南和东分别与玉溪市红塔区、江川区接壤,距昆明市人民政府44.2公里,是昆明都市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郑和,原名马和,赐姓郑,小名三宝(又作保),云南昆阳(今晋宁)宝山乡知代村人。
郑和生平大事、履历大家都清楚,在此就不赘述了。
在晋宁建有郑和公园,按理说这不稀奇,全国的郑和公园少说也有三四个,据我所知的就有南京郑和公园、太仓郑和公园。而晋宁的郑和公园因为建在他的故乡,相比其他,似乎就有了不同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