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曾说过:活着便要读书。而我活了将近十九年,才短短地读了三年书,现在想来,还真是可惜啊!
记得高一下学期的那一个暑假,在学校收拾好东西将要回家之时,脑袋里突然蹦出个念头:要不然买一本书回家看吧。我的高中班主任教的是语文,酷爱读书,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总能从很多书中引经据典,语言优美又蕴含哲理的句子更是信手拈来,好不博学的样子。可能就是那时候对读书之人有了一种钦佩吧,因此想要买书的念头才会突然冒了出来。
于是我去到学校后面的那家小书店,认真挑选了一本《平凡的世界》精简版。由于以前没有过读书的经历,因此并未想过能够很顺利的读完。但谁知,一本400页左右的书,我只花了四天就读完了。我现在依然清晰记得当初合上书本最后一页时内心所感受到的震撼,以及一种自以为很了不起的满足感。从此以后,读书,一发不可收拾。
之后又读了《人生》《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神曲》等经典名著,也读了《谁的青春不迷茫》系列,《一个人的朝圣》《偷影子的人》等等畅销书。而与畅销书相比,我更钟情于经时间长河冲刷过后留下来的经典。我认为,经典本身之所以能够留传下来,便已说明其中所表达的思想得到了世人的认可。而如今市面上的大多畅销书确实没什么内涵,而若将其视为一种娱乐消遣的方式确实也不错。
因此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养成了只读经典,不读畅销书的习惯,这还真让我吃了不少苦头。
总而言之,读书带给了我很多东西。比如读《平凡的世界》使我更加有勇气面对生活;读《挪威的森林》使我重新以欣赏的眼光审视孤独;读《麦田里的守望者》使我学会了与生活抗争......
随着读书量的增长,我对于读书这件事情本身,也有了更多的思考。记得当时读书是因为觉得读书这件事情很酷,因此是抱着一种快乐的心态去读。也就是说,在读完了一本厚厚的书之后,我是感到快乐与自豪的。但后来,我发现我错了。与快乐相比,读书带给我的更多的是痛苦。
之前说过,我很长一段时间只读经典。然而几百年所流传下来的,绝非是快乐,而是痛苦。事实也确实如此,先哲们在书中所记载的,无外乎是对于人性善恶两面的思考与带有审判意味的自我拷问,以及一些揭露社会阴暗面的史实。而人性中一切美好的品质又只能通过在苦难中挣扎反抗的方式体现出来。好像从未有哪个留名青史的大作家会在其作品里大肆歌颂世界多么美好吧?
如此一来,在读了一定量的书后,我们对于世界的印象,是否也会由最初的光明变为黑暗,美好变为痛苦呢?答案是肯定的。
想必此时不少人便会问,既然读书带给我们痛苦,那我们干嘛还要读书?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在此我借用之前看到过的一张图片。简单描述一下那张图片:
图片中,有三个人,三个世界,每一个人都站在各自脚下的一堆书上。第一个人脚下只有寥寥数本书,此时他眼前的世界明媚多彩得有些虚幻;第二个人脚下堆了上百本书,此刻他眼中的世界却是一片死寂的阴暗之色;而第三个人脚下的书起码得有好几万本,此时他眼中的景象既不像第一个世界那样多彩,也不像第二个世界那样黑暗,而是另一种置身于云端才能见到的宏伟壮观之景。
我想,读书应当分为这三种境界的。第一境界:肤浅无知;第二境界:感受痛苦;第三境界:积极深刻。事实上,要达到积极深刻并不容易,这既需要一定的阅读量,也需要足够的人生阅历。
或许,读书这三种境界也可以推广到生活这件事上。一般来说,孩子眼中的世界是美好的;而随着年龄增大,步入社会,渐渐感受到了这个世界黑暗的一面,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痛苦,随后经历了人生中的各种大风大浪;而后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最终攀上了人生的顶峰。
当然,上述的那一类人必定是生活中的勇者。而现实是,比起刻骨的现实,很多人更乐于去接受虚幻的美好。于是,在他们达到人生的第二境界时,他们因为懦弱畏惧向前,反而退回到那个虚幻的美好世界,终其一生,不思进取。殊不知,虚幻得久了,同样也会痛苦。
于是我们知道,读书和生活一样,是需要点勇气的。
因此,无论你现在的处境如何,去勇敢地读书吧,去勇敢的生活吧。虽然痛苦流传了下来,但同时那些与命运抗争的英雄品质也同样流传了下来,并且将被我们永远歌颂。
就现在,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