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看到寒亭学生王芳培养的一丛盛开的如同牡丹般的重辨大红芍药,羡慕不已。
冬未春初,找她要了三块带着数个小芽尖的小块根,如获至宝,在艺苑之中精心栽培起来。
我在水泥花池中圈出一块芍药的栽培特区,挖了一个大坑。在鸡舍里扒了一笆箕鸡粪,埋在坑底;在大门边的化粪池中掏了一桶大粪,浇入坑中;还在院外的树林中挖了桶肥沃蓬松的腐叶土铺在坑上,把三棵小小的芍药根块栽了下去,同时也栽下了芍药花开万紫千红的殷殷希望。
春天到了,芍药没有负辜负我的期望,透出了八个嫩嫩的,紫红色叶茎的嫩芽,伸展出几片紫红色的大叶,我高兴极了。尽管连个花苞的影子也没见着,但这是我亲眼目睹的重辩大红芍药,绝对是正宗的重辦大红药药!
去年,三棵芍药透了二十余支嫩茎,开了二朵重辦大红芍药花,我欣喜若狂,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真真实实的重辦芍药。我满怀欣悦为它俩拍了无数张倩影,如同艺术写真。但没有发文,再待来年吧!做任何事,三年初见成效,不见兔子不撒鹰,稳重点,低调点总不错!
转眼又到第三年春天了,了那一丛芍药透出了无数的嫩芽,技繁叶茂,把特意圈给它们的特区全占满了 ,並破天荒地抽出了二十三朵壮实饱满的花蕾,天气一热,温度上升,一场小雨,花朵儿争先恐后的全开了,那花形、那花色、那清香、那韵味、那范儿,真不逊色花中之王牡丹。三年栽培,初见成效。真可谓人无横财不发,马无夜草不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我想良种和肥料,缺一不可!
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付出辛劳,必有收获。这三句哲理名言应该是我培植大红重辨芍药的深刻体会吧!
欣喜之余,赋诗一首,不图浪名,聊以自慰。
咏芍药
花朵硕大似牡丹,
移情艺苑为我伴。
花重墨池添异彩,
色染丹青留余香 。
不和众花论长短,
何与花王争楚汉?
难图青帝重赐名,
唯念秋翁恋春芳。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