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数字时代的学与教》共读活动,回忆上一学期来的实践,这次再读让我有了更深的感悟。以前的课堂不敢大胆的放手,总担心学生学不会,教师讲的太多而学生掌握的太少。而上一学期麻吉星的实践课堂,发现王博士的这本书给的教学建议非常实用,现在的课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思考,个个都争着做小老师。
“少才是多,无才能有,慢才会快”。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少,留给学生的时间就多。老师说的话少,学生说的就会多。老师提示给的少,学生思考就会变多。学生就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度思考。这段话我深有感触。如在讲授《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观察这个组合图形可以怎样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通过怎样的方法来转化,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先自己思考后小组交流不同的方法,让小组成员间想出多种解题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考在活动中慢慢由浅入深,得到了有质量的课堂生成。
好教材不是来自于教师,是来自于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生成与创造。现在的课堂更多的思考是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促使他们产生思维碰撞。教师必须更多地放下自己的“预设”去看见学生的生成。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他们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从重视“教”到重视“学”,是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课堂上重视激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中心”的课堂从建立合作意识开始,在每一次的小组合作中,明确分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最终实现“以生为本”。
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证明:真正快速的方法就是慢慢坚持。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始终从学生的视角来思考自己的教学,关注每个学生,不断学习和探索,真正做到从教师中心走向以生为本,最终走向学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