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有什么难?谁都会写文,诚然如此,但是写好一篇文章就不一定了。
在加入写作营之前,我在自嗨写作的道路很痴狂,可以不管阅读量,不顾素材,更不理什么文章结构,文章逻辑自己看懂就行,想到哪里写哪里,没有人阅读,无所谓,没有人点赞也没关系,自己欣赏就好,每日坚持1000字的日更,把自己感动得一踏糊涂。
但好歹也在世上活了小几十年,知道自己不是救世主,于是便加入了写作营。
加入写作营之后,可以用“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得太快”来形容。
文章最重要的是选题和标题,在整篇文章中占到70%以上的权重,然后才是框架和内容,选题是整篇文章的写作方向(主题),标题是选题的具体展现形式。
什么才是好的选题,好的选题有哪些特征?
有看点、有相关性、有话题性(有争议性)、名人效应、有情绪、有趣有创意、有用有知识点等。
从某种角度上说,一篇文章只要能做到上述7个特征中的至少一个(复合叠加更好),就成功了一半,如果选题够好,可以直接显现在机器后台的推荐率上。
但如果想要高的阅读量,只有好的选题并不足够,机器将文章推送到读者眼前,并不意味着读者一定会点击来看,只有标题足够吸引读者,读者才会有点击的动作。如何吸引读者?最直接的就是标题,因此标题的好坏,很大程度是决定着点击率的。标题如同外表,内容如同内涵。美女虽然吸引人,但脾气暴躁性格乖戾负能量满满也会惹人厌烦,只有文章的内容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认可,才会有较好的完读率、点赞率、转发率进而加粉等行为,所以这是一个递进的过程:
选题决定着推荐量;
标题决定着阅读量;
内容决定着转发量;
三者决定着粉丝量。
选题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其实选题这个内容一直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举个例子,在学生阶段,老师布置的作文,或者是给出一小段文章来(如议论文、故事等)来阐明我们的观点,并论证。
又或者说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写的各种工作汇报,方案等,首先有个大的方向,然后我们通过思考后逐渐形成自己的论点,比如想要突出哪一方面(成果或功能),又或者根据目前的情况(甚至是困境),综合分析后得出了什么解决方案等,写出来后,能否打动领导或者用户,能否帮助公司解决哪些问题,或者为客户提供了哪些有价值和意义的建议等,首先都是必须站在老板或客户的角度上看问题,才能真正解决他们的问题,这跟写文章一样,都是同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