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在于以农耕为主的时代,“龙抬头”可是个相当隆重的节日。
对于农人来说,在这个春风送暖春雨润的时节,正是犁破润土春耕始的时候。
因此说起龙抬头的缘起,自然也与农耕脱不了干系。
据传上古时期,伏羲重农,因此每年二月二这日便“御驾亲耕”,来打理自己的皇田,带领全国农民开启一年的农耕序幕。此后,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仿,二月二作为春耕节的习俗便被长久地保留了下来。
或许有朋友会问。
既然二月二十作为农耕节而流传下来,那它又与“龙”何干?为何会得个“龙抬头”之名呢?
那么就要从“二十八星宿”说起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星象、气象、物象万象归一,因此星象与气象之间自然息息相关。
古人以四象: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来辨方位,区分夜空中的四大星区。斗转星移自然也影响着四时循环,因此四象亦代表了春夏秋冬四季,而青龙正属春季。
而四象中,七星为一组,组成“二十八宿”,其中组成东方青龙的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七星。春季角星始见于东方,也正是青龙昂首现天际之时。此时春风化雨,正是农耕好时节,于是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人们,便将这个日子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纳祥转运的日子,自然也多了几分驱邪禳灾的寄托了。
也就有了:
二月二日龙抬头,万物复苏雨似油。
年年角宿光明亮,岁岁如意大丰收。
因此,到了龙抬头之际,各地的人们往往都会用充满仪式感的活动来寄托自己期望,憧憬一年好兆头。
敲龙头
二月二这天很多地方都会有敲龙头的习惯。操作起来很简单,即以长竹竿敲打房梁,此举意在,敲击龙头将睡龙唤醒,让龙威惊走家中的毒虫,保佑家宅平安。
舞龙灯
旧时的人们崇拜龙,因此每每重大节日都要请来神龙起舞,就是舞龙灯以祈求神龙保佑一年安康,并带来福运。在二月二龙抬头之际,自然更少不了这与龙共舞的活动了。
起龙船
龙司水,水润而财生。因此生活在水边的人们到了龙抬头之际便要“起龙船”来祭祀龙神,祈求龙神能在这一年中行云化雨,保证这一年风调雨顺。
引钱龙
也有许多人希望能将神龙请入家宅,于是二月二这天便是引钱龙的好日子。人们会到家附近的水井或是湖泊打上一壶水,放入几枚铜钱后一路细洒着水迹回家,再将壶中的硬币和水倒入家里的水缸中,希望那神龙可以循着水迹携着福运上门。
剃龙头
仲春之际,苍龙崭露头角,谓之生发。因此,人们便希望可以在二月二这日剃头来图个独占鳌头的好彩头。
尤其是这天带着家中的孩子去“剃喜头”,祈福孩子可以健康成长。
吃龙食
民以食为天,而作为食文化大国,每每节日怎少得了美食所带来的仪式感呢。
所以每年龙抬头这日,根据地域不同人们纷纷吃起了“龙食”,不管是“龙舌”、“龙眼”还是“龙须面”,对于人们来说,这都是对美好生活最质朴的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