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的真快,转眼之间两个星期过去了,在这期间我学会了怎样与学生相处,学会了怎样解读教材,在教学生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学习,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和我一个班的延国老师也非常热心,衷心的表示感谢。我觉得一年级学生还小,要想让他们学好数学,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一、激发兴趣
首先,从自身做起,让学生喜爱这一门学科。小学生往往出于对某一位老师的喜爱,而喜欢他所教的这一门课,“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想得到学生的喜爱,我做到了热爱、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新学期开始,在培养学生养成教育的基础上,我了解了学生的家庭、幼儿教育、爱好、性格等各方面,和学生在一起交谈、玩耍,消除学生和我之间的陌生感,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为他们正式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在数学学习内容的设计上,我根据儿童的认识特点,根据不同的内容,制作相关的情景图片,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带上浓厚的动画色彩,从视觉上打动、吸引学生。让数学在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情景中,自觉、顺利、快乐的开展活动;练习课上,为防止机械的计算夺走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找朋友”、“夺红旗”、“摘苹果”、“找帽子”等一系列活动,触发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培养了学生计算速度快、反应灵活、积极向上等优良习性。
二、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应合理地运用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面对问题敢想、敢问、敢说,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寻找快乐,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一年级的数学内容“计算”占有极大的篇幅,应该说整个数学课程贯穿始终的都离不开计算。因此,《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基础,更是重中之重。在教学这块内容时,我发现:小学生计算时是做了再想,而不是想了在做。所以,在往后授课中,我不再花时间去讲算理,而是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去体验法则,反思算理。这一做法,让我和孩子们都收获不少。放放手,就能使学生“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我们的学生能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我想这远比学到一个算理重要的多,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让学生合作交流,让数学回归生活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一旦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实现了沟通,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学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多向其他老师学习,力求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