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今日小雪,你家是否已经下雪?
“小雪杀猪,大雪宰羊。”“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 你家是否还有做香肠、做腊肉的习俗?
在古代,并没有今天这样种类丰富的各种食物,也没有良好的食物存储条件,在冬季来临之际,为了在漫长的冬季中有足够的菜、肉食用,古人发明了腌制食物的方法,将各类蔬菜(如白菜、萝卜)或者肉食腌制或者风干,尽可能地延长它们的存储时间,以备过冬时食用。如今,虽然食材已经极大丰富,保存也不再是问题,但这种腌制的习俗还是保存了下来,并成为一些地方的特色美食。
冬季的食物准备了,古人又是如何御寒的呢?
1.在穿着上,一句话概括就是:穷人穿麻富人穿裘。
穷人主要使用的衣料是麻布,或者其他植物纤维织成的面料。
富人当然是我们在电视剧经常看到的古代“皮草”啦——动物皮毛:灰鼠皮、狐狸皮拿来做大氅、披风、帽子,厚实又保暖。
2. 火墙(又称夹墙,后来火炕的雏形)
与北方流行的火炕制造原理相似,在古代的历史相当悠久,它由炉膛,火墙体,烟囱组成,在烧炉子时墙体就会发热,而且炉膛内还可以做饭,做饭和取暖一举两得,非常实用。汉朝时有椒房殿(属于皇宫建筑),椒房殿其实房间是用花椒涂饰,古人很聪明的,花椒可以抗寒保暖,而椒房实际上也就是“温调房”。
3.炭火盆
在现代,很多农村老人应该还有烤火的习惯,其实古时也烤火!在天黑之前,古人也会将做饭菜里剩下的炭火取出来,放在一个小盆子里,以供取暖,这种取暖方式也是最基本的,既省时又省力,沿用至今。
4.用柳絮和芦花填充被子(应该主要是平民使用)
在棉花还没有传入中国时(棉花传入中国应该是在宋末),古代并没有棉被,但为了御寒,古人便想到了用柳絮和芦花来填充被子,虽然芦花和柳絮并没有多大的御寒功能,但总比没有的好。除此之外,古人也会在床上铺稻草来抗寒。多是没钱人家用的吧,富人应该用的是动物绒被。
5.动物绒被(富人使用)
就是电视剧里常出现的各种象征地位的动物绒被,但其实动物绒被在古代并不常见,只有富贵人家才用得起。富贵人家会赶在过冬前命人缝制各种鸭毛、羊毛、兔毛等等放在现在也很稀罕的动物绒被。
6.暖手炉
电视剧和小说里,冬日经常出场的暖手炉(这总让我想起我们现代的热水袋)。暖手炉分为两层,上层是罩子,下层是放着炉火的盆子,罩子均是镂空,热气会从镂空的盆中散发出来,达到保暖的效果,宫廷用的手炉均是铜制,或者金质,民间顶多是拿陶器,铁器顶替。
7.火锅
别以为只有现在火锅才流行哦!万能定律——食物抗寒,谁能抵挡得了。古人冬天吃东西都尽量用炭火类的器皿烤着吃,比如铜鼎,陶器等,跟如今人们的吃的火锅很相似。除此之外,在食物选材上也非常讲究,他们尽量选择热性食物,比如羊肉,白萝卜,玉米,冬瓜,等等,吃完这些食物之后再小酌一杯也是非常享受的。
8.以人取暖
真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取暖方式,古代的达官显贵和王孙贵族是一个富有的群体,也是很会享受的一个群体。这种方法叫做“体温取暖”,直白的来说便是用女子的体温,进行取暖,取暖的基本方式为暖手。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就记录了这种取暖方式.
9、精神取暖。诗人们总是那么多的情怀,各种咏雪咏梅,具体请参考你所背过的各种与雪与梅有关的诗,古人对于雪对于梅花的这种热爱也是一种御寒方式哈哈哈。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