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有一套发音标准,抑扬顿挫,多音多义,各类情况全数囊括;也有一套语法规则,结构规律,曲折变化,各种情景一应俱全;所以对一个人的普通话最好的赞扬就是说:你的普通话说的真标准。
还有一个词叫“普通人”,但事实上,这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标准的普通人。我们只能像柏拉图那样,在心里去描绘一个标准的普通人,然后思考自己和这个普通人的差距。
你站在这城市的任何一个高处,俯视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看上去每个人都是普通人,但仔细一看,哪个人又普通呢?
记得几年前网上流行一篇文章《我努力那么久,只为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大意就是讲自己如何通过长期的努力成为这个城市的普通人,拥有城市普通人的生活。在那时我涉世未深,明白作者讲的道理,但是却不能体会到他的心情。而经过这几年的工作,经历了一些风霜雨雪,这篇文章中透露出的自嘲、疲惫、惆怅,越来越感同身受。
当我接触到一些出身相差无几的人事,觉得自己并不普通,我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的思考,在工作上的表现并不输于他们,甚至有时还要比他们优秀;可是当我碰到一些出身优越,教育经历更好的人,就感觉自己离普通人的差距简直犹如天壤。
在我经历了很多次自以为是认知升级的事情之后,才发现这些我们以为道破天机的事情,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人生的常识。所以我觉得小地方或是穷苦地方出来的孩子,最缺的并不是资金上的支持,而是心态上的成熟,视野上的宽广,见识上的丰富。举个例子,身边有很多的同学在工作之后才对自己当年高考选专业有了一种幡然醒悟的感觉,即便不后悔,也明白自己的确是凭不知道从哪些地方得来的肤浅印象选择的。因为生活在那样的偏远地区,却想在今后融入到城市这种更高级的群居方式当中,但却对这个核心群体的社会分工,协作体系,行业动态一无所知,必然会在择业和就业上有各种不惑。甚至在一些做事方式上也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在老家做事,是看天,看心情,做出来的东西行不行,也是看自己能不能用,所以也很难会有更高要求这一说法。而在城市里,做事情,是要看组织,看团队对你的职责安排和要求,不会有人照顾你的心情,做出来的东西不是给自己用,是给团队用,是给客户用,是个整个社会用,要求自然也会不一样。而这些道理,我感觉身边那些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都把这些作为潜移默化的基本常识带到了深层认知里。他们很清楚这个社会的主流人群是哪些人,这个社会哪些行业在整个社会分工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想在某个行业里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需要具备何种素质,自然也就明白自己需要作怎样的准备。而这些,对于从社会的边缘群体中走出来的人,却是需要一点一点去试错的,这是融入的代价,是成为一个普通人的必要成本。
普通人是一个非标准的概念,每个人都不想成为自己理解的普通人,都想在自己心里的平均线上高出至少一个层次来。殊不知,在这个层次上的人,又觉得自己不过是个普通人罢了。从这一点上来看,哪有什么普通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