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6日中午12点39分,我用了12天完成了阅读《人性的枷锁》,我看了一眼时间,合上kindle皮盖,闭上双眼,回想这么多天的阅读经历。
作者毛姆说,《人性的枷锁》不是一本“自传”,却有着自传的性质。书中的诸多情节并非完全是他的生活重现,好些灵感也来源于身边人。当回忆变成负担,摆脱他的唯一方法就是倾斜在纸上,就这样,毛姆通过这部半自传小说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菲利普的鲜活形象,讲述了这个人从幼孩到而立之年的精彩人生。
读完本书,我问自己三个问题:
1.书中“人性的枷锁”指的是什么?
2.菲利普是否摆脱了他的枷锁?
3.我从中学到了什么?
1
菲利普的一生到底有几重枷锁?四重,分别是:宗教的枷锁、理想的枷锁、爱情的枷锁和人生意义的枷锁。
其实,菲利普就是现实生活中你我的缩影,只是因为他是小说中的人物,所以他的经历更加丰富、更加戏剧化。他身上背负的枷锁也是我们的枷锁,也就是本书所说的“人性的枷锁”。
2
本书一共一百二十二个章节,直至第一百零六章,菲利普才卸下他人生中最后一重枷锁——人生意义的枷锁。同龄友人海沃德的离世带给他心灵上的震颤,进而推动他对人生进行前所未有的深度思考,终于,他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衡量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幸福。
这最后一重枷锁是他一生中最沉重、最难以面对、最难以卸掉的枷锁,那么之前的三重枷锁是怎样的情况呢?
菲利普天生一只脚跛足,自幼失去双亲,被大伯父大伯母收养。伯父是一位牧师,他的心愿是菲利普能够按照他的计划完成学业后,担任神职,为主和众生服务。但菲利普发现自己的精神不愿再受到僵硬的宗教束缚时,他勇敢地对伯父说不,逃脱了他的第一重枷锁——宗教的枷锁。
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菲利普完美地诠释了“生命在于折腾”的理论。他放弃考大学的机会,执意去德国学习,之后又去伦敦做了一年会计学徒,又前往巴黎学习艺术,最终选择了学医,其中又因为经济问题,去商场工作两年,才继续学业,最终他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医生。为什么说理想是一重枷锁呢?菲利普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人生的规划很迷茫,他不断的尝试过程给他带来过质疑,但最终,经过了各种职业的体验,他终于找到了自己适合的职业,也是子承父业。
在情感的道路上,他曾因自身的残疾而自卑,但在威尔金森的情感启蒙下,他体味到了男女之情,但在这段感情中,他扮演了渣男的角色,睡了就甩了。他遇到了米尔德里德,深爱她的他却被她深深地伤害了两次,这两次与米尔德里德的感情中,插了一个叫诺拉的女人,她是个好女人,但菲利普没有把握住,为了米尔德里德他再一次当了混蛋,抛弃了诺拉。当菲利普结束了与米尔德里德的孽情,他终于从爱情枷锁之中挣脱出来,最终,他找到了感情的归宿,健康、青春、美丽的萨利成为他的命中注定。
3
古老的东方有个故事,皇帝想知道人这一辈子是怎样度过的,宫中贤士便给了他五百卷书,希望他能从中找到答案,但皇帝国务缠身,只好请求贤士帮他把这些书精简概括。二十年之后,贤士带着五十本书回来,但皇帝年事已高,读不了太多的书,便要求他再精简概括。又过了二十年,贤士垂垂老矣,带着一本书来找皇帝,这里面有皇帝苦苦求索的答案,可国王长卧病榻,连一本书也读不完,贤士便用一句话把一辈子概括给他听:生而有难,久难而终。
人生在世,背负枷锁,写满不易。生命本就不容易。追溯到精子和卵子的时期,在生物课上都学过,一堆精子竞争一个卵子,形成受精卵,然后经过不断的分裂、分化形成小小的胎体,在母体中汲取营养,成长、成熟至分娩。我们诞生的过程并没说的这般轻松顺利,我们在母体中曾时时刻刻面临着被流产、被死胎的危险,一路小心翼翼的活过来,呱呱坠地的一声啼哭便是我们胜利的勋章。
你看,我们在自己还没有记忆的时候,就这么勇敢,即便自己还是那么的脆弱。
衡量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幸福,在于苦难。
我相信世界上没有谁是百分之百幸福的,只要大脑还活着,人就会被生活的大事小事而烦恼,烦学业、烦事业、烦家庭、烦生活,反正,一天中总有些事情让人烦恼。
烦恼是小,它总是不痛不痒的存在,但痛苦的分量是最沉重的,它的力量也是最可怕的,甚至要了一个人的命。当菲利普经历人生的低谷时,他炒股赔得分文不剩,交不起读医的学费,交不起房租,甚至都吃不起饭时,他想吃药结束生命,但一切苦难熬过来了,回头看看,是苦难让人生更加完整。
我们每天坚强的活着就是在书写生命的意义,不要妄自菲薄,苦难也有它存在的价值。
生活嘛,就得学着和苦难做朋友。
感谢作者毛姆,用这部经典小说传递于我积极能量,还要感谢译者张乐,谢谢您,正是您精彩的翻译,才能让我畅读这部绝妙的成长故事,从中收获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