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管教的要点
一、认识孩子身体、心理、智力发展的规律,根据孩子的发展规律在不同的阶段予以不同的支持和鼓励。
二、了解孩子的天性,孩子有的随和易带,有的害羞易退缩,有的则比较难带。需得平和接纳孩子。
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尤其是0-3岁期间,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利于孩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情商的发展以及成人和孩子之间良好的情感连接。
四、正确解读孩子的行为,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予以合理的帮助和应对;对不良行为要及时制止,不要滥用敏感期等说法。
五、明确养育的长远目标,我们管教孩子应该是教予孩子面对事情的处理办法,帮助ta学会技能,确立明确的行为界限。
六、改变环境:很多行为问题是跟环境有关的,成人要设置适合的生活环境,危险或者贵重的东西收好,让孩子接触到的东西是安全的、可以探索的,以此也可以避免冲突、避免说“不”。
七、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避免孩子的过分要求。
八、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孩子可以通过父母的关心和理解学习关心和理解他人;
九、涉及到安全问题:必须马上行动,坚决执行,拒绝讨价还价。
十、孩子有剧烈情绪的时候,可以采用TIME-OUT的方式让孩子先冷静下来,冷静的时间要根据孩子年龄来;冷静的地方应该是枯燥无趣的,冷静之后应该接上有效的沟通。
十一、 教会孩子用语言表达情绪,合理沟通
十二、 避免体罚
十三、 原生家庭的影响不可避免,教养过程中应多加反思,尽量避免重蹈覆辙。
十四、 家庭教养意见要统一,有争议背后协调,避免在孩子面前争执。
十五、 全家一起学习,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问题一定多沟通多协调。
十六、 成人要注意保持冷静,避免失控,避免与孩子陷入“权力之争”;如果控制不住情绪可以暂停处理,或者换其他看护人暂时接手。
2. 哪些可以用于实践,哪些对你帮助最大。
以上十六个要点都是可以用于实践的,也正是我们现在正在实践的。
教养孩子不像学习一门课程那么简单,即使所有知识点都掌握了,在日常生活的摩擦之中还是会有应接不暇的时候。在养儿的过程中,也发现孩子在性格上有我自己的影子。儿子自小个性比较强,比较追求完美,又特别敏感、害羞,对新事物接受能力比较弱;我们素来的教养方式虽然不打不骂,却在强调规则的时候没太考虑他的个性,以至于让他更加有受挫感、对错误比较敏感。现在四岁上看出来他的处理方式不妥当,我们也是在烦躁之后开始慢慢调整。
通过蒙台梭利、正面管教等知识的学习,我了解了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也尽量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克制自己的情绪;孩子闹情绪的时候我会冷静地跟他讲明白我可以答应的事情,不能做到的就不会答应,尽量等他发泄完了再决定怎样做;平常也会帮他理解感受和情绪,跟他讲些情绪沟通的方法。也跟孩子更多地沟通,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学校的各种问题,在家庭会议上也一起讨论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各种问题等等。现在就是多鼓励,希望帮他建立自信;多沟通,希望能尽量协调控制情绪。
目前看效果还不是太明显,任重道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