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年纪的人,听的歌所处的年份恰好处在音乐界承上启下的阶段。
张学友的声音才刚刚开始变淡,大街上有时候还能听到《不浪漫罪名》,地下通道还能听到《花房姑娘》。
初中网络三巨头开始火起来,身边的人不是听许嵩徐良汪苏泷(现在想起来只有许嵩最值得推敲)要么就是阿悄小贱本兮。听陈奕迅的人不多,有时候去KTV也能听到有人唱《十年》。
高中接触的更广了,或许说更多优秀的音乐人得到了发展。从各类选秀节目类脱颖而出的,在各个网络平台唱歌的。
那么多优秀的音乐人,在那个版权混乱的时代,真的是便宜了我这样的一大批听众。
我有一个U盘,我给它取名字叫做“你是人间五月天”,里面放满了五月天的歌。只要我坐上我爸的车,我就往副驾挤,把我的U盘轻轻的插入车载MP3上,强迫所有人听五月天。只要有人问:哎这首歌蛮好听啊,谁唱的?
我真心的很自豪的说:“五月天”然后帮人家拷歌。我忘记了第一次听到五月天是什么时候了,只记得那时候我还在用酷我音乐。身边没有人喜欢听五月天,我就觉得五月天是我一个人的。
可惜后来我爸把我U盘拿去用,等回来的时候里面全是《十送红军》和:“喝茶就喝茶,你哪来那多话”。
到目前为止,我还能背出五月天的很多歌词。一定是因为爱。
《我不愿让你一个人》
后来就开始听民谣,那时候我还没有“民谣”这个概念,现在仔细想想:我听得最早的民谣应该就是老狼。
印象最深的民谣歌曲是《南山南》,那时候我和我的朋友们坐在奶茶店聊天,我朋友很神秘的把手机拿出来说:来听个好东西。
我说:好啊,我喜欢好东西。
结果他放了一首歌,结果我就听了五六年的民谣。
喜欢民谣到什么地步呢,年少不懂事的时候发说说:“我以后的女朋友一定和我一样爱民谣”“如果有女孩子为我弹吉他,我就去爱上她”。
到现在,听的最多的是陈粒,毕竟民谣界唯一老公。网易云音乐听歌排行前二十首,陈粒的名字出现了八次。
我还喜欢花粥,谢春花,好妹妹乐队,房东的猫,尧十三。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为止,陈鸿宇的《途中》我听了307次。高考之前,陪我度过无数个艰难的夜晚。最喜欢的歌词现在还能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趟出这片枯寂就趟过生长,遇见风起水浪就遇过虚妄,忍住顷刻就忍过栖惶。
感谢陈叔,一如年少模样。
歌单里的歌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形势,但每一首都是我喜欢听的。
因为不追星,所以反而没有局限于某个人或者组合。又因为喜欢的东西一直在变多,所以歌单里的歌也越来越多。
我是那种走在街上听到哪家奶茶店放的歌很好听就会停下用听歌识曲把歌记下来回去听的人,晚上会边听边在手账里写:“啊今天走在街上路过哪家奶茶店听到了一首好好听的歌因为太好听了我还进去买了一杯珍珠奶茶啊我可真幸福。”
每一天都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