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一堂课,是讲人生管理术,讲到要撕掉标签。标签不就是我们常说的“偏见”吗?
假设:
有一个人找你,希望让你投资他们的公司;
1、公司的创始人是四个还在商学院里读书的学生,他们想在网上卖东西,而且认为自己可以覆盖整个行业;
2、他们没有全身心投入,整个暑假都在实习,为了以防万一创业不成,给自己留条后路。
3、公司还有一天就要开张了,但公司的网站还不能正常运营。
这样的公司,你会投吗?
后来,公司还是开张了,就是后来著名的电商眼镜公司。上线第一年就卖出了10万副眼镜,后来被知名杂志《fastcompany》评为2015年50大创新企业第一名。
第二名是大名鼎鼎的苹果公司。
这是组织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的《离经叛道》里讲了一个故事:
为什么格兰特会错过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呢?
因为他给创业者们贴了“拖延”“不靠谱”的标签,让他产生了偏见,决策出现错误。
贴标签的好处
我们为什么喜欢贴标签?
因为这样很好“分门别类”:
同事之间,拖延、不靠谱、直男癌……
亲子之间,不听话、叛逆、不上进……
这样,很轻松就把问题踢给了别人,自己能心安理得:
我管理不好,还不因为他们不上进、没有责任心;
我爱抱怨,还不是因为爱人不体贴、懒,不帮我分担;
我总生气,还不是因为孩子叛逆……
多么容易,但是,问题还是没解决!而且你总抱怨、总生气,只会让关系越来越僵。
怎么办呢?
撕掉标签
下属难管理,真的是因为“不上进”吗?
爱人不分担,真的是因为“懒”吗?
孩子不听话,真的是因为“叛逆”吗?
可能会有人说,又是在哪抄的理论!这么容易就好了。
确实不容易,因为反思自己太难,
而且很容易陷入误区:
我都这么反思自己,“讨好”他们了,他们为什么还不改?
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个观念:
人,只能从好到更好!
什么意思?
如果你认为对方不上进、懒、叛逆,更深一层的意思是:对方是错的。
你们自己想想,平时什么时候会去贴标签、讲道理?
一般是觉得对方不好、有错误。
但你觉得一个人不好,对方就不爱搭理你。想想:
你总说孩子,生气、打骂,孩子听了吗?
你抱怨爱人,他就变好了?说我老婆/老公是天下最好的,我多么不是东西?
恰恰相反,你越觉得他不好,他越不会听你说话;
你觉得他现在就很好,不用改什么就很好,他可能就愿意变得更好……有点绕,但这就是人心、人性。
当然,也有正向的标签,但是同理,也会让你失去进一步思考的动力,导致决策失偏。
所以,我们要把贴在别人身上的标签撕掉:标签虽好,但会让你一叶障目。
你有给别人贴过标签吗?为什么?
你被贴过标签吗?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