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日,另一个部门的同事找到我,说是领导让分析一下现在业务的盈利情况,需要我这边提供一些数据,然后吧啦吧啦说了一堆要分析这个、分析那个,咋一听,要分析的维度还挺多。
听着他的话,我直觉这么分析效果不一定会太好,因为听着比较杂乱。
于是,听他讲完,我缓缓开口:“老H,你看这么着行不?咱们先搞清楚影响利润的关键因素。
我们都清楚影响利润的因素除了一些固定的成本,无非是赔付和费用两个方面。你现在负责赔付这块,所以,我们也许需要先弄清影响赔付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又是什么?找到这些因素,横向、纵向比较,挖掘背后的成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调整。要不然我们分析了一大堆数据,问题的关键在哪里还是不清楚,而且还会做很多无用功。”
听我说完,老H连连点头,称是该这么做。
最近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多,有些还是比较重要急需解决的。当事情越来越多的时候,我越发觉得我们不能靠经验办事,而需要一套有效的思考问题的框架,这样才能跳出经验,理智的看待并解决问题。
记得以前学习过李忠秋老师的课程,对“结构化思维”印象深刻,对于解决问题来和汇报工作来说,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思维模型。
举一个例子,如何把一只大象装进冰箱里?
通常的回答是:第一步,打开冰箱,第二步,把大象塞进冰箱,第三步,关上冰箱。
但如果我们用“结构化思维”来拆解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三个要素:冰箱、大象、冰箱和大象的关系。
有了这个结构,我们就可以从三个方面想办法:
第一种:造一个足够大的冰箱或者冰库,把大象赶进去;
第二种:活的大象肯定是装不进普通冰箱的,那么死去的大象呢?一头小象的骨头,一盒大象的骨灰是否可以放进去呢?
第三种:在三维空间中,普通的大象是肯定放不进普通的冰箱中的,可如果把它们转化成二维的方式,也就是把大象画进冰箱里,这样大象就能装进冰箱了。
“结构化思维”可以让我们把问题想得更清楚,思考得更全面。可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感觉“结构化思维”还不能完整的体现一个思考的过程。
恰好最近听李笑来老师的课,他对思考有个简单而有效的总结,而简单的往往是最有效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
在我们做决策前,思考的框架由四个要素构成,分别是:定义、分类、比较和因果。
先来看看定义。
定义是指我们脑子里要有清晰的概念。我们从小到大,每学习一样新的知识,都是对脑中概念的更新,假如概念不清晰甚至有误,后果可想而知。
17世纪时,人们普遍认同一种概念,叫“燃素”,人们认为这是一种可燃物质,木头为什么能燃烧就是因为木头里含有燃素,石头为什么不能燃烧就是因为石头里没有燃素。
这个错误的概念存在了100多年,直到后来,这个概念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证伪了。
我们对问题的定义也要准确。
A看到B在墙上打洞,于是问B在干嘛?B说:“我在打洞啊?我需要一个洞。”A说:“我知道你在打洞,可你打洞是为了什么呀?”B回答道:“为了装上钉子。”A又问:“装上钉子干嘛呢?”B说:“为了挂洗脸帕啊。”
这时,A说:“你看,你需要的并不是一个洞,而是把洗脸帕挂墙上。”而把洗脸帕挂在墙上的方法并不一定得打个洞,你也可以买个强力粘贴挂钩或者买个毛巾架。
问题的定义不同,方法就不一样了。
再来看看分类。
有些概念是集合概念,为了分析和决策,我们就需要对概念进行分类。比如灵长类动物就包含了:猴、猿、人类、其它灵长类。
分类必须合理、完整。
公孙龙说“白马非马”,把白马和马并列,分成了不同的类别,这就范了逻辑上的错误,并不合理,因为马这个概念已经包含了白马。
又如我们一般认为性别分为男性、女性,其实这种分类是不完整的。科学界认为完整的性别分类有5种:男性、女性、双性、男性偏女、女性偏男。
分类实际上遵循的是金字塔原理里的“MECE”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再有就是比较。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范畴才能进行比较,比如苹果和橘子同属水果,哪一个更甜就可以比较。
比较的判断依据分为主观和客观,苹果和橘子哪个更好吃就属于主观的依据,而哪一个更重就属于客观的依据。现实中,我们尽量选择客观的依据,因为主观的依据随意性太大,且不好衡量。
很多时候,我们进行判断的依据并不只一个,这时需要我们对判断的依据赋予权重,并进行打分。
举个例子,最近考生们刚高考完,面临着择校的问题。在选择学校时,可以考虑的选择依据有很多,比如学校的排名、所在的城市、专业的配置、学费的多少....当我们确定好依据后,就可以对依据赋予不同的权重,然后进行打分汇总,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结论。
最后,我们来看看因果关系。
当一个结果产生时,原因总是在前,结果总是在后,但是,经验告诉我们前后关系并不代表着因果关系的产生。
因果关系的探究并不容易,因果关系甚至几乎是科学研究的核心。然而,科学方法的实施过程都相当耗时、费力。
除了常见的“观察法”、“实验法”、“统计分析”之外,在不同的分析领域,为了确定因果关系,科学家们发明了许多方法。如药学里的“双盲测试”,经济学的“回归分析”,社会学的“随机对照试验”等等,可这些方法我们普通人可能无法一一掌握。
在日常生活中,限于个体研究能力和生产资料都是有限的,我们往往只能直接借鉴专家研究的结果。难道我们就只能等着被动接收信息吗?
并不是。
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个自问自答的提问式模板来寻求答案。
(1)请问,A真的是B的原因吗?
(2)如果A真的是B的原因,那么请问,A是B的唯一原因吗?
(3)如果A不是B的唯一原因,那么请问,还有哪些原因呢?
(4)如果A并不是B的最重要的原因,那么请问,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以火锅店为例,老王看一家火锅店生意很好,也想自己开一家火锅店,于是,便进店吃了顿饭。他觉得这家火锅店的味道不错,认定这家火锅店生意好的原因是味道好。
味道好真的是这家火锅店生意好的原因吗?光老王一个人认为味道好不算,老王可以让朋友一起去试吃,看看味道怎么样,甚至问问店内的顾客味道如何,尽量扩大调查的样本量。
如果味道好是生意好的原因,那么它是唯一的原因吗?
很显然不是。
如果味道好并不是生意好的唯一原因,那么,还有哪些原因呢?
店铺的选址、品牌知名度、客流量、客单价、服务的质量、店铺的宣传、竞争对手的动向等等都是影响店铺生意的因素。在考察其它火锅店后发现,有许多味道好,甚至比这家还要好的店生意却不如这家那么火。
所以,经过比较后,得出结论味道好并不是生意好的最重要原因。
如果味道好并不是生意好的最重要原因,那么,还有哪些是呢?
老王再次对其它因素进行了考察比较,发现店铺的选址才是生意好的最重要原因。
因果的整个分析流程就是这么回事。
以上的内容就是思考的框架,总结一下,它包含了定义、分类、比较、因果。虽然简单,但是有效,用好这个框架,我们已经能应付生活中的绝大多数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