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bigale
我喜欢司马迁卓绝千古的笔力和坚韧不拔的心性,喜欢李太白飘逸豪迈的文字和浪漫不群的人格,但唯有东坡,我爱他的全部。
很多人喜欢东坡,是因为他旷达的人生态度,身处逆境却毫无颓唐之气,永远保持开放,就像一个天真的孩子,对这世界充满好奇,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化为笔底的烂漫春花,用太阳一般的热爱拥抱生活。
有人说东坡是最接近仙人的凡人。仙人、凡人均离我们太远,再近一点,我说,东坡是女孩心中最完美的梦中情人。
东坡尊重女性,懂女性,赞美女性
东坡发妻王弗,两人相伴十一年,感情甚笃。那首被称为千古悼亡第一词的《江城子》,就是东坡在王弗去世十年后所做。
东坡在王弗的墓志铭中称她为一位贤妻,更是一位良朋和益友,这在当时女性的墓志铭中是罕见的。
东坡续娶王润之,他赞叹她的贤惠,把她比作历史上有名的贤妻孟光,赞她不可挑剔。
三娶王朝云,朝云刚进苏家时不识字,东坡教她识字。后来的朝云却是以多才多艺著称的,她懂诗词,会书法,通禅修,这些都是受东坡的影响和教授。
明末清初的何绛写过一首诗说朝云“嫁得才人胜帝王!”
东坡一生娶过三个妻子,每个都有名姓,两个还有字。这让她们不像其他被湮没在历史中的女性一样被统称为“某氏”,而是以独一无二的名字流传了下来。
东坡尊重女性、懂女性、赞美女性的现代意识,在同时代男性身上是极为少见的,就是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东坡是育儿能手
即使从今天的角度看,东坡也是妥妥地育儿能手。他首先自身够硬,在诗、书、画三方面都造诣极高,三个儿子受其影响,可谓言传身教,榜样在前。
他对孩子的学业并不严格要求,而是采取引导式、鼓励式的教育。
三个儿子在他眼里各有各的好。他夸大儿子苏迈官做得好,“长子迈作吏,颇有父风”。夸二儿子苏迨诗写得比孟郊和贾岛还要好,“有儿真骥子,一喷群马倒”“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
对于小儿子苏过,更是各种花式夸奖,夸他事事能干,“儿子过颇了事,寝食之余,百不知管,亦颇力学长进也”,夸他超然物外,夸他文章写得好,说他所写的《凌云赋》,有《离骚》的风味。
相比较今天的很多父亲,先不说自身修为如何,对孩子要么甩手掌柜不过问,要么鸡娃焦虑没耐心,有东坡这样的父亲,对孩子、对母亲,都是多么大的幸运啊!
东坡是浪漫的生活家
都说东坡是诗意人生的典范。太笼统!对他来说,诗意不仅流淌在松风、竹林和赤壁的月色中,同样也渗透在麦浪、枣花和红烧肘子的香味里。
一朵海棠的盛开、一个有朋友陪伴的月夜、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一锅炖得香香的红烧肉,都可以让他感叹这世界真是太过厚待自己。
其实哪里有什么厚待,不过是他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罢了。
女性天生喜欢浪漫,东坡作为终身浪漫的生活家,哪个女孩能不爱?
东坡是乐观的进取家
圣人们大多有些压抑,而东坡则活得舒展。东坡每被贬谪一次,艺术功力就更进一层,人生境界也随之变得愈发开阔、丰厚、澄明而醇和。
对东坡来说,每种境遇都有它的可乐之处,每道乌云都镶着金边,只要能够从窄处往宽处想,人生安能不乐?
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情绪价值,东坡这样的家人,永远如清风明月、如皓阳炙热般让人舒心快乐,情绪价值满分。
慕容素衣版《苏东坡传》
本版本不似一般人物传记那样以时间为序展开,而是经过青年作家慕容素衣的理解加工,描绘出一个个不同侧面的苏东坡。这样的好处是,更容易让读者发现和理解一个立体的、生动的东坡。
每一章都独立成篇,都是一个东坡,组合起来,还是东坡。那么,你爱哪一个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