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晚上凌晨时分,我正睡得香。儿子推门进来,“妈妈,我刚才好像吐了。都吐在床上。”他又出去喝了水,然后过来睡在我们床上,我和爸爸中间。我起来去处理了他床上的呕吐物,发现晚饭吃的东西全吐出来了,一点没有消化。
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喝水。“妈妈,能帮我倒杯水吗?”然后,睡觉期间他不停地喝水。过了一阵子,又说:“妈妈,你能帮我再倒杯水吗?”
昨天早上8点多,儿子躺在床上,说“没力气,起不来。”我烧了面条端到他床前,告诉他可以坐床上吃早饭。儿子说,他头晕没力气坐起来吃。于是,让他继续躺着,我来喂他。儿子异常乖巧,依言张着嘴,等着我把面条、鸡蛋一口一口吹凉,然后喂到他嘴里。那一刻,我似乎有一种回到了儿子婴孩时期吃喝拉撒都需要我照顾的感觉。
吃好继续睡,9点多,遵循儿子的意见,上午的手风琴课向老师请了假。10点多,我看他睡差不多了,建议他起来打开电脑看电影《微观世界》。看电影中,我帮他找了毯子,把他裹得严严实实。看没多久,儿子说头晕,继续上床睡觉。
睡到快13点钟,我过去床前问他:“下午诸葛老师的课你要去上吗?”“诸葛老师的课是无论如何都要去上的。”
上完课,儿子兴高采烈,说起课上某个环节他一猜就中,直夸自己是“神算子”,一点不像是个生病中且中饭也没吃的人。
回家,儿子又没力气了,瘫回了我们的床上。虽然,后来我告诉儿子,我已经把他的被套床单洗过晒干整理好了。我觉得他还是更愿意睡在我们的床上。
晚饭,白粥、白馒头。然后,我告诉他,我得回学校上课了。儿子一脸的失望,很依恋地靠过来让我拥抱他亲吻他。
今天早上,听爸爸电话里说,儿子很好,起床后早锻炼过了,和平时一样。
而我,之所以把这一过程啰嗦一番,是想找出儿子生病的原因。也许你会想,呕吐嘛,大概是吃了什么不洁的食物。而我想从心理原因解读儿子为何生病。
十几天前,我弟弟突然生病住院。最初的那几天,家里鸡飞狗跳、人仰马翻,儿子自然也顾不上了。虽然在儿子面前不说实情,我想我内心的焦虑、忧愁、惊惧、无力感、疲累其实还是毫无保留的传递给了孩子。一个人处于低能量状态的时候,与之匹配的一定是低能量的起心动念和言辞行为。
后来弟弟情况稳定,我又开始上班了。虽然我们都想办法能按时接送儿子上课啥的,但这些天没再像以往那样把他照顾得细致入微。很多时候,他一个人在家,很多餐饭需要他自己解决,需要他自己管理好自己,还需要他照顾家里的狗狗。
上个周五,爸爸外出到上海听课。而我周五晚和周六都是满满的课。于是,只能儿子自己打车回家,烧晚饭、遛小狗、做作业。周六早上,我一早起来回学校上课。儿子自己起床,运动、早饭、遛小狗、打车去上课。
而这些天,便于联系,给儿子配备了手机。“妈妈,我有手机壳,就是缺一个手机。”儿子这话说了很多年了。如今,拥有自己的手机,儿子欣喜若狂。
这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是多么向往自由、自立、自主,那么迫切的摆脱各种束缚。他曾经动用那么多的力量来对抗我们的管束。然而,这几天,自由、无人管突然而至。上周五晚,我电话里告诉他,“好好享受自己完全支配自己的时光噢!”哈哈,终于有完全自由的时间、空间,还有电子产品,以及自由支配的充足的金钱。
我相信儿子非常享受这些。他也确实是享受这样的体验。这些天,我不止一次问他:“顽顽,自己管理自己的感觉如何?”儿子马上两眼放光、神采飞扬,“感觉非常好!”
他只是没有想到,当他可以像个大人一样有了充分的自由,同时,父母少了对他的关注和照顾。而无微不至的照顾,是他从小就习惯的。与此同时,他又发现爸爸妈妈把时间精力更多的用在生病住院的舅舅身上。他觉得这些天父母对他的爱少了。
这是儿子不习惯的,也是他不愿意的。他非常渴望长大,可以像大人一样享受大人享有的权利,同时他本身仍是个孩子,潜意识里仍对作为孩子享受父母提供各种照顾的孩子的权利有依赖。
于是,儿子的潜意识就创造出了这次生病。生病,是儿子在呼唤爱!
他希望自己回到小时候,那是可以躺在爸爸妈妈中间的时光。儿子单独睡已经好多年了。曾有段时间,每个周五他都抱着被子过来我们房间,和爸爸一起睡。而我,被赶去他的房间睡。去年下半年以来,求他偶尔和爸爸一起睡,不愿意。更别说和妈妈一起睡。理由充足说是“男女有别”。而那晚,他是那么主动愿意睡在我们床上。睡两边上的我和爸爸都觉得好挤啊,被挤在中间的顽顽却没吭一声说挤。甚至他还主动靠过来,伸出手来搂住我,像小时候一样,把腿搭在我身上。
同时,生病,让他看起来那么虚弱、无力,可以引起爸爸妈妈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妈妈温言软语,对他没有任何要求,及时满足他的各种要求,并且非常关注他的感受,各种事情都听从他的意见。
我相信,儿子心里觉得,爱终于回来了。
今晚,我继续留在学校上课,看到爸爸发来视频。儿子跳绳1500下以后,又跳了双飞40下,后者是一个新创的一个记录。以往双飞最多连续跳30几下。哈哈,哪像一个生病初愈的人啊!
此刻,我脑子里非常清晰,明天回家见到儿子,我要告诉他:他无条件地可以得到爸爸妈妈的爱和关注。爸爸妈妈对别人的关注比较多时,并不会同时在内心减少了对他的爱。也不会因为他慢慢长大、越来越自立、能力越来越强,爸爸妈妈的爱而因此减少。如果他想有一些特别的体验,随时都可以提出并享受到,不需要生病才可以享受到。
写下上面的文字,我突然觉得,原来学点心理学,是这么好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