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花纷飞,今日阳光正好,我们约了五六伴,踏青之季该去哪踏?有诗吟:耐山寺桃花始盛开。对啊,一位朋友说不如去桃形李基地,那里一定也是漫山遍野的花,山脚下还有个古捣寺。于是我们驱车前往。
窗外一路春暖花开,青葱的绿沃里,时而掠过几田玉兰之亭亭,时而迎来几畈桃之夭夭。️一路绕转来到了金庭镇灵鹅山脚下,遭遇路阻,古捣寺外都是车,约好似的他们都来了。
找好车位,然后他们都进了古捣寺烧香,我历来只是赏风景,于是独自闲逛,看见几只鹅,我走近唬了几声,它们依然埋头似睡非睡的样子,不予丝毫的理会,难道真的是灵鹅、仙之鹅,看那种闲庭自在?
这懒灰鹅瘫在水汪里,驱赶了好久才懒懒的站起来,伸出了这么个懒腰,真的灵鹅不怕人。
远远望去,村落映在花丛中。
抬头仰望,“仙鹅飞来”四个摩岩石刻赫然在目,只是花之稀疏出乎意料,我以为应该鹅毛似的稠密,雪似的银白,大海似的一望无际,雪白的浪花一阵阵翻滚。哪知只是霜降的早晨,漫山遍野只是染点白霜,浅浅淡淡的白。
朋友们出了寺庙,我们沿着步道登山。
乡野的朴素,不矫情,不造作。
小时候的感觉,小小藤蔓缠绕在青苔间。
野山参草,似乎记得。
路旁都是桃形李树,一朵朵已盛开。
儿时的记忆最难忘怀,兔子草,长毛草等,有些已忘记名词,但是模样儿清晰的铭刻在心里。那小石块翻动一下,兴许还能找见蚂蚁穴。
其实花已经灿然绽放,只是花稀少未能遮住枝杆,满是突兀的黑枝。我们仍然不停地拍,见着花随手拍也是一个习惯的姿势。
有一条山间河流,弯弯绕绕,在花间潺潺流淌,这灵水会来自哪个灵洞?
即便白花密密串串,似乎也是很硬朗的英气,无论如何难以用婀娜妖娆来形容。找不见城市公园里那种花桃,浓艳之嫣然,毕竟舞女与村姑是有区别的。
忽然发现一片阿公阿婆,小时候最喜欢吃它的果,迷你草莓模样,红艳艳又甜又香。不曾记得,花也有如此之美。可见儿童年代,美味比美艳重要很多。
原野原滋原味的美好。
走累了,坐着赏。
其实男人比女人更懂得休息和享受。
原野美吸引着我。
原野美。
原野美。
一个秀秀的凉亭,一簇闪闪的人影,上面有什么?我们开始登攀。
石级缝里,小草秀秀笑迎。
原来顶上有个小水库,波光潋滟。
近山倒影清晰有形,几枝桃李挂岸边,嫣然笑瞰:水里的花,游戈的鱼。
忽然瞧见一处美景。
一支独秀,野玫瑰和野秋桃。
我们继续向上攀登,其实石级非常陡峭,果农施肥釆摘着实不易。
我们驻足回望。
回望,灵鹅水库如一粒偌大的翡翠镶嵌在千山万壑中,闪闪熠熠。
白朵朵亭亭玉立。
细细赏,朵朵五瓣花,白如雪,柔如缎,十几根花蕊如蝶之须,风中摇曳,远远望去,无数只蝴蝶,或栖枝头扑闪着翅叶,或欲跃起随风飘飞。
有些已经绽放了鹅黄的嫩绿叶叶。
一朵花一个果子,桃形李结果率相当高,想像一下,七八月份,满山满树,那累累红果,又是何等的壮观。
逆光照一个,仿如傍晚,暗魆魆。我们在亭子里闲坐小憩,人生幸福莫过于邀三五知己,闲侃大山,谈笑间我们作了个约定:八月份再来,看那漫山遍野的果果。
嵊州桃形李,三月开花,七月累累,八月殷殷;形似桃,果是李,青红皮,酒红肉,味香甜。每年八月开始,杭州的水果店里便能见着它的模样,倍感亲切。
期待八月,那累累桃形李。
我们开始下山,石级真的好陡,望不到尽头的陡,心抖起,脚虚软。
依然不忘随手拍。
依然不忘随手拍。
终于到了山脚,驻足回望,便想起了山之巅那个约定:八月份,我们相约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