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北方的腊月二十三,南方的腊月二十四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小年。
小的时候,我曾问外公:“为什么北方是二十三过小年,而我们南方是二十四过小年”,外公摸着我的头说:“其实以前北方也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帝王家顺便把灶王爷一起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的百姓上行下效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小年是小孩特别期待的一天,也是大人最忙碌的一天,一大早就开始忙着酿米酒,记忆中,小的时候只有邻居伯父家有酿酒的工具,我们左邻右舍都会把发酵好的酒槽挑到他家,然后支口大锅,放上大木桶,倒上酒槽,烧起大火,就这样不一会就闻到扑鼻的酒香,大人们会把家里的床单、被套、衣服都拿来,趁着热水洗洗涮涮,一边洗一边聊起家常,聊聊一年的趣事,聊聊一年的丰收,聊聊来年的计划,四五个邻家小孩争先恐后在火堆里烤起红薯,从火堆里趴出来的红薯,特别清香诱人,一层黑黑的灰也挡不住红薯诱人的飘香,小伙伴们直接掰开,那金黄的红薯,外焦里嫩,十分香甜可口,用嘴吹吹热气,捧着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满嘴的黑灰印,这些都记忆犹新。
小年这天还会杀年猪,几户人家一起杀一头年猪,这时喂了一年的猪长得正膘肥肉满,这时需要几个年轻力壮的男士来帮忙,力气最大的那个悄悄突然抓住猪的尾巴,一把提起猪,使得猪后腿离开地面,其他人拽着耳朵,连拖带拽地把猪按在案板上,接下就交给杀猪匠了。那天中午,邻居家会煮好丰富的午餐,几户人家坐在一起一大桌,吃着新鲜的猪肉,喝着刚酿的米酒,享受着一年丰收的喜悦。
晚饭在自家吃,晚饭过后,我们就开始祭灶,妈妈会拿出盘子,摆上很多贡品,有很多糖果,妈妈说:灶神吃了糖,嘴巴甜甜的,会在玉皇大帝那里多说说我们家的好事。然后烧纸钱,爸妈轮流磕头,我和哥哥也会学着妈妈的样子虔诚地磕几个头,把心中的愿望告诉灶神,默默地许愿。
然而,这些都只能是小时候的记忆了,现在的我们每天忙于工作,却慢慢地淡忘了小年,忘了小年的那些回忆,更忘了我们的传统习俗,而我们的孩子也更加体会不到我们当初过年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