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字希文,两岁而孤,随母亲改嫁姓朱,中进士做官之后又改回本姓“范”。
关于“文正:
范仲淹,谥号“文正”。这个谥号在宋之后可是十分吃香的谥号,文人士大夫以“文正”为死后的最高追求,砸缸的司马光曾经说过: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致,无以复加。也因为这个谥号被赋予如此高标准的内涵,历朝皇帝也不会轻许与人。人臣也会在当事人死后开撕,到底此人配不配得上文正之称。
讲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明代的李东阳大学士,在奄奄一息时仍为自己死后的谥号担忧,自己的好朋友杨一清来看望他,告知他死后皇帝给的谥号是“文正”,激动的大学士当即给杨一清磕起头来。可见此谥号之珍贵!
宋以来得此号的士大夫,我们所熟知的有范仲淹、司马光、方孝孺、李东阳、曾国藩等人。
范仲淹在政治上能秉公直言,不曲意逢迎,多次因为进谏被一贬再贬,仍不改初心,如其所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灵乌赋》),这也成为后世言官的座右铭。关于太后垂帘听政,还是换朝于仁宗之事,和当年提拔过自己的晏殊政见不一,多次上疏太后,请求其退居二线,吓得晏殊急忙批评他做事轻率莽撞。范仲淹缺据理力争,一封长信《上资政晏侍郎书》,“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
范仲淹还是对有宋以来积贫积弱、冗官冗兵的局面进行改革的第一人,仁宗庆历三年,拜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上疏《答手召条陈十事》,从政治,经济,科举,军事,教育等方面开启变革模式,短短一年半载已见明显成效,可惜既得利益者攻击以“朋党”,遭受外放,改革如昙花一现,失败告终。但范的“庆历新政”却为后来者王安石的“熙宁变法”开启了预热模式!
范仲淹在军事上,扭转了北宋对西夏的弱势局面,基本能够相互牵制持衡的状态。虽未在燕然山勒石纪功,但能做到“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已实属不易。流传下来最有名的一首词《渔家傲》就是记录了他这段军旅生涯。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帐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真正经过战争的人,对于战争是非常谨慎敬畏的,即便是在语言表达上也不会轻易冲动武断。并非是缺少血性,而是趟过血泊,流过热泪,眼看那芳华年少霎时陨落的悲痛、无力感,已经不容许轻易再言战火。经历过越战的舅舅,复员后从来不提自己当年在枪林弹雨中的事情,只有时而复发的腰痛,才会让我们记起他原是一名军人。
范仲淹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比之宋朝士大夫,他亲历沙场的经历是大多数人所缺少的。也难怪当年欧阳修会认为“战胜归来飞捷奏,倾贺酒,玉阶遥献南山寿”是“真元帅之事也!”别人眼中的西征是戎马江山,葡萄美酒。但范仲淹作为一军之将,看到的是西风萧索、塞外茫茫,听到的是边声四起,羌管悠悠。就连大雁都走的毫不留情,无所眷恋。也许曾畅想过王维那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式的塞外壮观景象,如今盛景在眼前,心情却别是一番滋味,孤城之孤,亦是词人之孤。
怎么办?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后世李清照有句“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可如今范仲淹心中的家国遥隔万里,这手中的一杯浊酒怎能解忧?只能是举杯消愁愁更愁。愁的是春秋代序,寒来暑往,仍未能像东汉的窦宪大将军一样在燕然山勒石纪功,愁的是白霜满地,白发满头,还未能带士兵们回家团聚。也许,有的人就永远回不去了……想到这,更是寒夜难眠。
范仲淹心怀将士,更济世天下。我们熟知的《岳阳楼记》是他在庆历六年,被宰相吕夷简攻击,外放邓州时所作。文中提到的滕子京亦是“谪守”巴陵郡,所以文中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是给自己宽心,官位何如?功名何如?自己总是要秉持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准则。
儒家所谓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大多数读书人在入世受挫的情况下都会选择寄情山水,或是游戏人生,或是抑郁抱怨,至少也是给自己放个长假,将国事高高挂起,乐得清闲自在。如苏轼的旷达超然,如柳永般流连勾栏瓦舍。范仲淹不是这样,他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有情怀的,因为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情怀是浮在空里的流云,而理想需要扎扎实实的落地生根。曾记否杜甫在身陷贫寒之际,仍大呼我有一个梦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
PS:范仲淹并未去过岳阳楼。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岳阳楼记》实是看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