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焦虑,有那么几种人:
第一种人整天浑浑噩噩,每天做重复性的工作,但他却意识不到自己的状态,所以完全不焦虑;
第二种人看到别人那么年轻就有所成就,对比自己的碌碌无为,就很着急,特别的焦虑。
第三种人,就是像本文的作者一样,能够内观自己,直面焦虑,觉醒认知。
作者说36岁那年是他的“觉醒元年”,因为在这一年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按部就班的工作,不能再浑浑噩噩下去,于是他开始探索和思考,他逐渐从第一种人变成了第二种人,又经过摸索变成了第三种人。
看到这里突然有点庆幸,我“觉醒元年”的时候要比作者年轻几岁。这一年我处在一个每天重复工作,生活毫无起色的状态,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这样无知,无能下去,想要像那些网络牛人一样实现月入过万的财务自由。想要改变自己,于是有了一个关于学习的认知,关于成长的自我认知。
有人会说,学习和成长的重要谁不知道啊,这还需要认知吗?
我们平常说的学习和成长都是老师家长从小灌输给你的,不是你自己的认知,所以说一看书就困,一学习就想玩。只有这个认知是你自己意识到了,它在你的大脑中形成了认知,从骨子里接受了这件事,你才想要去行动,去主动学习,去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
所以认知是自己形成的,不是他人告诉的。
只有认知先行,才会有所行动。
现在的社会对学习者非常的有利,因为网络十分的发达,你想学什么,网上都能找到相应的课程和知识,而且你会发现网上有很多想要成长或者正在努力改变的人,他们也许在某一领域也获得了一些成就,这使我看到了希望,同时也带给我带来了一些焦虑。
因为当你看到一个年龄和你差不多或者年龄比你小的人,他们已经在某一方面得到了成就,而你却得从零开始,你就会产生一个对比,一个落差。
当我产生焦虑之后,想要通过学习和读书去改变现状,于是那一段时间就在网上买了很多很多的书籍啊,什么名人推荐的书籍,什么市场畅销的书籍。买了大量的书籍之后就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买来了我就拥有他们了,有一种满足感。但实际上有的书很长时间都没有翻开过,看过的书几天之后就忘记内容了,于是越看书越焦虑,越焦虑就越迷茫。
很多网友也在说自己读了很多书却没什么改变,于是和作者一样为了寻求突破去读更多的书,追求数量和完成率,感觉自己努力了,变勤奋了,依然得不到什么结果。
一旦产生焦虑,我们的情绪就会非常的低落,甚至是怀疑自己,然后不停的问自己,现在开始是不是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还能做到他们那样子吗?我做不到他们那种成就了吧。这就是一种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甚至自我放弃。
姜淑梅奶奶是六十岁才开始识字、摆脱文盲身份,七十岁开始学习写作,最终成为畅销书作家。
73岁的褚时健,他一无所有,开始种橙创业。85岁的时候,他成为了亿万富翁。
所以说不管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只要你开始去做,去改变。做总比不做强。
我们不应该跟成功人士比他们的现状,就算是要比也应该和他们一开始的状态比,因为每个人的基础是不同,他们也不是一开始就有所成就,他们也是从0开始,只是比我们开始的早,占据先机罢了。我们现在也是从0开始的话,要和过去的自己比,和他们的零基础的时候比。而不是一开始就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这样只会使自己越来越焦虑。
我们要想办法正视焦虑,而寻找那个焦虑的根源。
作者总结出了焦虑的几种形式:
第一,完成焦虑。
每天给自己制定很多的任务,但是时间又不够用,完不成就会产生焦虑。
第二,定位焦虑。
我们在零基础阶段就把自己定位到该领域的成功人士,想要快速跟上他们的步伐和成就。
第三,选择焦虑。
想做的事情,想学习的内容太多,不知道该先做什么,摇摆不定,最后时间浪费掉,更加焦虑。
第四,环境焦虑。
想要做的事情有时候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不得不停下,比如工作环境,家庭因素等,这些事情耽误自己的学习成长进度,产生完不成的焦虑感。
第五,难度焦虑。
当遇到难题或者难读的书时,觉得很困难想要快速解决,又不想努力,时间一长就很焦虑。
最后归纳总结,就不难看出产生焦虑的原因:
“想同事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
人都有一种本能的趋易避难的天性,就是说不想努力就想看到效果,我什么都不想做,就想让自己的生活有所改变。这就是会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
“焦虑是天性,是人类的默认设置。”
所以我们没必要自责和愧疚,而应该想办法去改变。
只有真正的认识到焦虑的根源,自己意识到要去改变,大脑形成自己的认知,才能从根本上去改变,去行动。
想要成长想要进步,首先要内观自己,直面焦虑,觉醒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