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4轻松成为效率达人19-笑来老师的高效技巧10-不写就出局第二十篇
有的人轻轻松松就能全部兼顾,有人却累的半死仍顾此失彼。原因之一就是做事效率差别太大。
我愿意和你一起,通过学习大部分人没有掌握的技巧方法,早日成为效率达人,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实现远大目标!
如果你有效率难题可以留言,我会抽空回复或在以后的文章中涉及。
------------------------------------------------------------
这是我前面的19篇文章:轻松成为效率达人系列文章链接汇总,请你阅读,欢迎在文稿下留言。
最近这段时间,我会逐字逐句系统阅读李笑来老师的作品,通过笔记的方式,把其中有关提高效率的内容摘录出来,以便我们一起学习进步。
《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部分(第三章 管理)
笑来老师虽然把电子版免费放在了上面的链接,但要想提高阅读体验或送给朋友,可以从下面的链接中购买。
第三章:管理
1. 估算时间
错误估算任务所需时间,是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错误。在时间领域有一个与墨菲定律同源、但貌似悖论的侯世达法则值得牢记:
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人们做事时的真实境遇是这样的:一旦开始,就会发现“意外”接踵而至。原本做的准备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因为“经过准备的就不再是问题”,而真正遇到的问题个个都是之前不曾想象抑或无法想象的,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往往会产生新的问题……因此,所谓“渐入佳境”最终只能是少数人的感受,大多数人在此之前早已溃败。
为什么人们总是错误估计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呢?因为大多数人在执行任务之前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步骤,那就是分辨任务的属性——它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呢?
你所熟悉的,就会清楚地了解该任务的每一个环节,知道应该如何拆解任务、应该怎样分配拆解出来的子任务、每一个子任务有多少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需要耗费多长时间、哪些步骤需要格外小心……在这种情况下,正确估算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是很容易的。
你所陌生的,在执行过程中就必然会遭遇各种所谓的“意外”。其实它们根本不是意外,只不过是因为你对任务不熟悉,它们才成为了“意外”。实际上,这些“意外”是任何完成该任务的人都必然会经历的事情。 只有完整地执行一次任务,该任务的属性由“陌生”变为“熟悉”之后,才有可能顺利解决这些“意外”。
对学习来说,任务“陌生”的可能性更大,常常需要花费比我们想象中多得多的时间。对工作来说,任务“熟悉”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工作本身是一个应用已知的过程。当然,不同的工作,情况还是有所不同。——我们必须处理未知,而从陌生到熟悉,就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习,这个过程无法逾越。
多年前,我在网上读到彼得·诺维格的一篇文章:《十年学会程序设计》(Teach Yourself Programming in Ten Years)。在这篇文章中,诺维格表示,人们购买那种名字类似“7天自学Java语言”的书是无知的表现,他认为,用10年时间学习程序设计才真正现实,也非常值当。
约翰·海斯的研究(The Complete Problem Solver)和本杰明·布鲁姆的研究(Developing Talent in Young People)表明,几乎在所有领域,培养专业技能大约需要10年。
塞缪尔·约翰逊甚至认为10年还不够,他说:“任何领域的卓越成就都必须用一生的努力才能取得;稍微低一点代价都无法换来。”杰弗里·乔叟则感叹:“生命如此短暂,学习技艺需要的时间却如此绵长。”
在彼得·诺维格发表这篇文章的数年后,2008年11月,马尔科姆·格莱德威尔出版了《异类》一书。在这本书中,格莱德威尔把“10年”换算成了更为精确的“10000小时”。
想要出类拔萃,就要努力至少10000小时。
要想提高估算时间的能力,就要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2. 及时行动
接受任务之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才好呢?
比“越早开始越好”更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
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明明已经焦虑到不行,拖延的人为什么迟迟不开始行动?
本质原因在于“恐惧”——无论是来自内部的,还是来自外部的。
来自内部的恐惧:
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这原本是任何人都逃不掉的事情,但最终患上“拖延症”的人犯了一个简单的认知性错误,即认为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人都是直接做对、做好的。从表面上看也好像确是如此。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人,总是显得从容不迫、轻车熟路。面对这样的人,那些犯了错、做不好的人根本没办法不自卑、不怀疑自己……
所以,很多人做事拖延的原因不过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没有哪一个拖延的人愿意承认自己是这样想的,但当他们扪心自问的时候,他们都知道这描述一针见血。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无论何人,无论何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梦。
认清并接受这个现实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心平气和地去做事。说一个人不怕困难,那是假话。谁不想一帆风顺、马到成功?可现实就是如此。做事情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困难,事情越有价值,困难就越具规模。遇到困难的时候,心平气和地面对就好,因为这只不过是生活常态。有时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依然没能解决问题,却眼见别人轻松过关,这确实令人气馁。不过,这也是生活常态——在任何一个特定领域,总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表现更好、费力更少。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有4个字颇具道理并且值得相信——勤能补拙。不过,真正相信这4个字的前提是“接受现实”,否则,这4个字发挥不了任何实际作用。
来自外部的恐惧:
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人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在自己做对、做好之前,通常已经了解做对、做好是什么样子。于是,无论能否做对、做好,人都觉得自己有能力判断别人是否做对、做好。所以,尽管自己不怎么样,却可以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地评价别人做得对不对、好不好。
所以,一个人一旦开始认真做事,被嘲弄、被耻笑的几率将远远高于被夸奖、被鼓励的几率——这几乎是肯定的。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很多人怀有前文提到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微妙心态。 事实上,那些真正能够做对、做好的人,绝不会随意嘲弄、打击别人,因为他们是做对过、做好过的人,他们一路走过来,心里非常清楚做对、做好有多么不易,所以,他们会不吝一切机会去鼓励那些尝试做事情的人。
这甚至可以当作一种测试方法:
如果一个人经常嘲弄他人,那只能说明他自己不怎么样;
否则,他会像那些极少数已经做对、做好的人一样,给予别人真诚的鼓励而非嘲弄。
尽管那些能真正做对、做好的人有时也会给出负面评价,但这些评价通常是“建设性的负面评价”,并不是为了获得优越感而发出的嘲弄。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意来自他人的、非建设性的负面评价。
没有谁从一开始就能做对、做好。
所有做对、做好的 人都是一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这就是生活常态。
而动辄给出非建设性负面评价的人,往往不是正经做事的人,他们和 那些正经做事的人身处不一样的世界,这也是生活常态。
还有一个微妙的现象需要注意。人在小时候没什么事情可做,就愈发感觉时间过得慢;随着年龄增加,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当然就愈发感觉时间过得飞快,稍纵即逝。由此看来,小孩子的感觉自然是“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而“人生犹如白驹过隙,瞬间而已”大都是老年人的慨叹,也是他们的切身感受。
如果能将这种认识纳入自己的心智,你就不会再对“最后期限”有那么荒谬的幻觉了。
只要接受了必须完成的任务,你就会有真切的紧迫感,因为你知道,时间必然越走越快。“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将来的某一点,而是朝着你加速扑来。
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
明白了这个道理,不管遇到什么任务,永远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才好”,因为答案只有一个:“现在”!
3. 直面困难
就算没有低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就算已经按时开始执行任务,就能按时完成任务吗?——不一定。
很多人好像一直在忙,却总是拿不出成绩、做不出成效。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读书的时候也不例外——上学时总有一些天天笔不离手、眼不离书、屁股不离板凳,成绩却很差的学生。这种情况的存在往往会使人们不禁怀疑“努力”的可靠性。还好,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实际上并不努力,只是做出了努力的样子,或者显得比较努力而已。
而他们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是:回避困难。
任何一个任务都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相对简单的部分和相对困难的部分。
稍微思考一下就能明白,合理的时间安排应该是这样的:迅速做完简单的部分,把节约出来的时间放在困难部分的处理上。
然而,很多人会下意识地回避困难,于是乎,他们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用几乎全部时间处理简单的部分,至于困难的部分,干脆“掩耳盗铃”,视而不见,暗地里希望困难自动消失……
人们下意识回避困难的行为是由于做事的动机来自两个相反的原因:奖励与惩罚。
人都喜欢被奖励,讨厌被惩罚。从最浅的层面上看,容易获得奖励的事情比较简单,只做这些事显然是划算的,因为能回避可能招致的惩罚。然而,从另一个层面上看,冒着可能的惩罚去克服困难,往往是积累经验的起点,甚至是唯一的起点。
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吃一堑,长一智”。很多时候,为了能够“长一智”,可能要先“吃一堑”,西方称之为“挫折教育”。
很多事情并不能一下子完成,总会阶段性地有奖有罚。受到奖励之后,有两个选项:“再次来过”和“见好就收”。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人会自动忽视第二个选项(这也是“庞兹骗局”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受到惩罚之后,同样有两个选项:“从此碰都不碰那件事情”和“挣扎着尝试找到解决方案”。同样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人还是会自动忽视第二个选项。
所以,很多人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喜欢做某件事情”很可能只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
拖延的人并非不做事、不努力,他们做事,甚至花很多时间做很多事,但只做很多简单的事。
他们每次回避困难的时候,都不是故意的,并且往往已经给自己找了恰当的借口。这借口太强大、太有力,以至他们真诚地相信:“我喜欢做XXXXX的事情,而现在手上的这些事情太枯燥,我确实提不起兴趣……”
如果不能控制这种逃避困难的倾向,再多、再好的任务管理技巧都是无效的,因为任务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通常因为重要而困难,也因为困难而重要)永远无法完成。所谓效率,是在任务完成之后才能够衡量的。
对逃避困难的人来讲,因为没有完整地完成任务,所以无论他们花了多长时间,也都没有效率(相当于分子为零)。
现实中,这种现象无处不在。比如学习上,准备托福考试时只做阅读和听力但不练习口语和写作;比如工作上,做项目计划时只讨论做什么却从不提及怎么做;比如生活上,总是把“我爱你”挂在嘴边却从来不花时间想想恋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源自同一个习惯:专做简单的,回避困难的。
所有真正踏实做事的人都知道,任何任务的绝大部分都是枯燥而又无趣的,所谓有创意的部分,可能连1%都不到。
4. 关注步骤
所谓“三思而行”,就是指: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相关的3个方面:内容(What)、原因(Why)、方法(How)。
也可以说,完成任何任务前提条件是要清楚了解它的3个属性:何事(What)、何因(Why)、何法(How)。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3个方面中最为关键的,是方法。
因为任务的内容与原因常常不言自明,而方法却并非唾手可得。例如,每个年轻人都可能有发财梦,为什么几十年后做过梦的大多数人依然不富裕?比较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得到什么,也知道为什么要得到,却始终没弄明白怎样做才能得到。
思考方法需要从领悟内容入手,不停地细分、拆解任务,而且越具体越好,直至每个小任务都可以由一个人独立完成。
背英语单词可以作为一个例子。
如果某位学生正在准备托福考试,那么拆解任务就应该是:
根据自己的已掌握单词情况确定扩充词汇量的学习资料:托福词汇→托福核心词汇→21个单元→每个单元大约 100 个单词→一个单元分2次完成……
有了这样的结果,就可以开始思考“方法”了。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会觉得已经没什么可想的了,直接去做就是了,很可能正因如此,他们在其后的实际操作中才会显得那么脆弱、承受力那么差,以至那么容易放弃。
继续讨论上文的例子。假设这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已经决定将“一个单元分两次完成”,也就是说,21乘以2,总计 42 个阶段。那么,在这42个阶段里他应该具体如何操作呢?
▷ 先尝试做一两个阶段,测量一下完成一个阶段需要多长时间。
▷ 按照测量的结果制作一个时间表,把其余若干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填写完整(最终总是需要做一些调整的)。
▷ 背单词需要重复,所以,每3个阶段过后要留出与完成1个阶段相等的时间去复习。这就意味着一共需要花费完成56(42+14)个阶段的时间。
▷ 每完成总任务的1/3,就增加与完成1个阶段相等的再复习时间。这就意味着一共需要花费完成59(56+3)个阶段的时间。
▷ 学习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快速重复记忆,每次可能相当于完成3~5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由于熟悉程度的不断增加,每次重复记忆所需要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所以,预计进行3次重复记忆需要相当于10个阶段的时间。这就意味着一共需要花费完成69(59+10)个阶段的时间。
做出以上规划后,还要认真思考完成每个阶段的具体步骤。当然,越具体越好。
▷ 每天早晨腾出一点时间。
▷ 把前一天背过的单词朗读至少 2 遍。
▷ 听录音,跟读当天要背的单词3~5遍,主要关注发音、拼写,顺带看看词义,能记多少就记多少,不求速成。
▷ 上午利用闲暇时间通读词汇列表,并反复阅读例句。
▷ 下午用专门的时间把当天要背的单词集中背2~3遍。可以一边读,一边抄,一边背,不要只是坐在那里呆呆地盯着词汇看。
▷ 空闲的时候反复听当天要背的单词,重复次数越多越好。
▷ 晚上睡觉前复习当天背的单词。
有了这种思考,随后的一切行动会因此变得相当容易。
做任何事情,学会思考方式最为重要。
要学着像一个“项目管理者”那样思考——他们更多地关注“方法”,他们会花费比别人更多(多出许多倍)的时间去落实每一个步骤,在确认无误之后,他们才会有效地分配任务,团队才能够切实可靠地完成任务。一个学生在背单词的时候,他就是自己的项目主管,只有学会像项目管理者一样思考,他才能给自己分配具体的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最终高效地完成任务。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这样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变得现实、踏实。这种习惯和技能无比重要,却常常被忽视,因为掌握这种技能的人总是默默地应用它,而忽视这种技能的人从未看到过它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巨大好处。
5. 并行串行
在任务管理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物理学“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的方式去思考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关系:这两个任务之间究竟应该是串行关系,还是并行关系?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提高效率”指的就是“原本只能串行完成的两个任务现在可以并行完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为了提高效率,我们也有必要为自己的大脑打造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最直接的办法是尽量将两个任务并行。比如,在跑步的时候听英语,在等班车的时候看书等。
养成一个习惯——把要做的事情用纸笔写出来,把任务落到纸面上,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分辨出哪些任务是简单而又机械的,哪些任务是相对复杂而又灵活的(一般来讲,需要思考的就是“非机械”的),然后,尝试把一个非机械的任务和一个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
并行两个任务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执行者足够了解这两个任务,且对自己有足够清楚的认识,即,对执行者来说,这两个任务是“主动并行”的。被动发生的并行任务往往只能使效率变得更为低下。
典型被动并行任务的例子有“接电话”、被动会客等不能拒绝的被干扰任务。如果有条件,尽早通过以下方法减少被动并行任务:
把手机设定为“静音”状态
给自己安排一间不受人打搅的“工作室”
当一个任务比较庞大,需要划分为多个步骤或者多个子任务的时候,对这些子任务之间的关系需要仔细甄别。甄别后,可能会因此产生若干个行动方案,而针对这些方案可能还需要反复衡量才能找到最佳方案。
典型的例子是华罗庚先生“烧水泡茶问题”:
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候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到水开,泡茶喝。
谁都能看出这种办法好。原因很简单:有些任务被并行处理了。可以如此优化的前提是“大任务被划分成足够多又不太多的小任务”。有了这样的前提,你才有能力分辨哪些任务可以并行——所谓的“优化”,其实是很简单的。
如果不做划分——事实上大多数人真的如此——那么就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喝茶”。然而,如果能粗略划分一下的话,就知道起码可以划分为两个子任务,也就是“烧水”和“泡茶”。但这样还不够,因为划分之后的两个子任务是串行关系,先后顺序明了,没有可以优化的余地。如果再继续划分子任务的话,就得找出有“并行”关系的任务,进而提高效率。
让自己拥有“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切分自己的时间。
有个健身教练就是一个例子。他的工作方式可以很好地说明“多任务操作系统”。例如,约他下午三点至四点半之间锻炼,结果迟到了(四点才到),那么他会一言不发地马上开始上课,四点半(我刚刚上了半小时课)的时候,他会说:“到时间了,下课。”可收取的费用还是一个半小时的费用。这位健身教练是有效率的。因为他的能力强,所以课排得满,所以他必须准时下课才能不耽误下一位客户的时间。
把自己的时间切分成“时间片”是一种很难习得的能力,不过这种能力在大多数时候用不上,只有在任务太多、时间太紧的情况下,才有必要使用这种能力。
应用“切分时间片”这种能力时,要先坐下来制定一个工作列表,把任务罗列出来,然后把自己的时间“切片”。通常把“20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作为一个时间片,然后就开始像处理器一样处理任务。这样做可以保持相对长时间的高效率工作。
尽管说起来很简单,但其实需要反复应用才能把这种简单的思考模式变成习惯。一旦养成精细拆分任务的习惯,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了。
6. 感知时间
只有与时间成为朋友,才能真正知道她的宝贵、懂得她的神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运气,如果你有机会读过下面的书,有感悟并践行,那就是你的幸运。
李敖的日记,除了经历的事件及日期之外,一概不记,而且尽量不记感想,不记感受,只记录事件本身。
做这件事其实每天只需要花几分钟,甚至于坐在马桶上就完成了。
这样简单的日志是有巨大好处的——每年下来,都知道自己去年都做了些什么有价值的事,仅仅这一点,就非常宝贵了。
有了这种习惯,在看下面这个:
《奇特的一生》那你就很幸运。(作者格拉宁,1974年第一次发表)。这部被定义为“一部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文献性小说”讲述的是:一位苏联昆虫学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是如何通过他所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在一生中获得惊人成就的。
(他生前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广为翻译出版。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五百印张,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你一定会被柳比歇夫的大师境界吓了一跳。
柳比歇夫的日志,是“事件―时间日志”(Event-time Log)。他的方法要比李敖的方法更高级。它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记录。它们的细微差别在于,基于过程的记录要比基于结果的记录更为详尽。
基于过程的记录,不仅更详尽,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好处——结果不好的时候更容易找到缘由。想明白“基于过程的”与“基于结果的”两种记录之间的区别之后,我们就应该开始尝试着在自己记录的每个事件后面加上时间。
如果继续时间下去,你就能体会到这种新的记录方法的另一个巨大好处:它会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在估算任何任务的工作量的时候,都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
事实上,每个人都多少明白记录的重要性,可做记录的人并不多。
举例来说,大部分人听说过“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可是意识到应该记录账目、管理金钱开销后,仍然只有少数人记账。这是为什么呢?发生这种现象最明显的原因是,记账并不轻松——不仅要在花销的当时记录下来,还要时常整理、分析,这使得许多人觉得记账麻烦,继而放弃。面对实实在在的钱款尚且如此,面对难以触碰的时间就更是随意了。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按我的话说就是——“与时间做朋友”。
7. 记录开销
(下面是笑来老师的方法,我在轻松成为效率达人7-时间都去哪儿了?-不写就出局第八篇中介绍了一款手机软件——Time,能随时随地方便的记录时间开销)
准备一个本子和一支笔,随身携带。贵贱无谓,能用就行。
正如理财的时候第一步是弄清楚自己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一样,感知时间的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自己的时间都用来做了些什么。以下这几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
第一组练习
一、认真回忆并记录昨天做的事情。逐条记录下来,每条前面写上标号,后面标注出花费的时间。比如:
- 上午去健身房。08:30 从家出发,10:15 离开。 花费 105 分钟。
- 回家休息,打几个电话,接几个电话,想收拾一下房间,但是决定下午再说,等于什么都没做。
- 中午与朋友吃饭。12:00 到餐馆,13:45 离开。 花费 105 分钟。
- 下午写了一篇文章。15:00 左右开始写,到 18:00 左右写完。差不多花费 180 分钟。
- ……
(你反正是写给自己的,不会让别人看到,所以,一定要如实记录。)
二、认真回忆并记录前天做的事情。同样逐条记录下来。
三、认真回忆并记录大前天做的事情。同样逐条记录下来。
第二组练习
一、认真回忆并记录上周做的事情。
二、认真回忆并记录上个月做的事情。
三、认真回忆并记录上个季度做的事情。
四、认真回忆并记录过去的一年里做的事情。
第三组练习
一、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晚上回忆并记录当天做的事情。
二、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随时记录你刚刚做完的事情花费了多少时间。
这些练习全部做完,如果你觉得筋疲力尽或者看着这些记录就会心惊肉跳,我就要说我最喜欢说的那句话了: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8. 制订预算
前面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养成一个良好习惯:每天记录时间开销。如果这个习惯已经养成,我们还要养成第二个好习惯:每天制作时间预算。
在开始一天的活动之前,花费15至30分钟仔细制订当天的时间预算绝对是特别值得的,恰如另一段“陈词滥调”——磨刀不误砍柴工。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制作一个列表,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为了表述方便,后文把这些列表中的事情称为“任务”。很快,你就会遇到第一个问题:任务太多,无法全部完成。于是,你只好进行选择。
一旦开始尝试去给要做的事情标注权重,你会发现,这件事并没有那么容易,即便只用最简单的方法——只用“重要”和“不重要”进行标注,因为我们必须分辨“真的重要”和“显得重要”,以及“真的不重要”和“显得不重要”,可对照下图来看。
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重要”其实只需要一个标准: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确实对目标达成有益。可是,作为一个正常的、健全的、拥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来讲,不挣扎一下,就很难完全专注于这个最关键、最根本的决策标准。
如果我们能甩甩头,强迫自己理智一些,就会知道:无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有趣都不应该去做;而有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无趣,都应该去做。请你认真面对自己想想看:过去一直是这样用理智指导自己行为的吗?(可对照下图检查一下,用阴影标出有用的事情。)
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你就可能痛苦地发现自己经常仅仅因为非常有趣就去做的那些事其实没什么用。
比如,你在3月的时候设定了一个目标——6月参加托福考试,可是到了5月底才发现,其实过去的两个月里,做的最多的事情是跟朋友打牌或者泡吧。再比如,你在早上决定白天要背200个单词,可是背到第20个单词的时候,朋友来电话说要请你吃饭,然后你就去了,喝多了回来,直接上床睡觉——甚至连最重要的习惯——记录时间开销都放弃了。
目标不用向任何人学习,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或清楚明了或含混模糊地有自己的目标——不管是什么所谓的“理想”或者“痴心妄想”。现在就开始把自己的那些哪怕不切实际的目标作为标准来判断吧——判断每项任务的真实属性,然后选择“真的重要的”或者“显得不重要的”。
相信我,养成任何一个哪怕很小的习惯都需要挣扎。然而,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终将变得其乐无穷。
9. 计划
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
字典里说,所谓“成功”就是“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这是我所见过的对“成功”最简洁、最清楚、最无副作用的定义。有了目标,就可以倒推每个实施步骤,最终自然形成了计划。所有最终真正执行到底的计划,都是因为其目标现实可行。
对大多数人来讲,所要做的几乎都不是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按照正态分布曲线看,仅有不到1%的人有机会追求那些能令所有人仰望的目标。
证明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比较简单:
1. 已经有人做到了。
2. 我们与那个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需要说明的是:
“已经有人做到了”,并不代表我们也能做到。他用多长时间做到的?他通过什么方式做到的?我们和他的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哪些是我们确实无法超越的?我们的相对优势在哪里?我们有没有可能通过一些方式弥补相对缺陷?也许还要问更多的问题,才能够确定我们的目标确实是现实并且可行的。
事情往往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们更常面临的尴尬是:
如果不开始行动,根本就无从判断目标是不是确实可行,或者反过来,目标是不是确实不可行。于是,往往只有开始行动之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行动过程中,如果发现既定的目标确实是不现实、不可行的,那么“半途而废”不仅不意味着失败,反而意味着决策者的无比理智。
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
现在的你肯定经常觉得自己没办法不随波逐流,因为“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这话听上去挺现实,却没说到点子上。计划总是被变化打乱的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计划过于长远。事实上,无论变化多快,计划总应该是有的,只是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变化,应该以自身的情况分析自己究竟适合制定多久的计划。
你一定曾尝试制定年度计划,却无能力完成。如果计划期限缩短到一个星期。通过实践发现:不但很容易坚持下来,并且往往可以出色完成的。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发现竟然可以慢慢把计划期限延长,两个星期、一个月,后来甚至可以制定一个季度的计划!
在目标现实可行、方向确定的情况下,辅以计划,才能成功。
一般来讲,期限越短、内容越清晰,目标就越容易实现。长期目标、人生理想固然要有,但理想这东西往往太遥远,以至我们总是看不清楚。不过,看不清楚也没关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实际要做的事情只是一步一步地走,把每一步都走好,走得足够踏实。至于“千里”之外的终点,既然连看都看不清,就不用花时间去想了,因为想了也没用。
由此可知:做长期计划显然是正确并且必需的,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有制定长期计划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跻身最重要的能力之位,拥有它需要挣扎、需要努力、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一上来就制定过长的计划。哪怕制定一个一星期的计划,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实际做一下就知道了。
有些时候没必要做计划
估计没有人会否认计划的重要性。可问题是,为什么很多人最终却无一例外地不了了之呢?原因很多,一个特别重要的是:
计划固然重要,行动更为重要。
如果想做事,当然要行动。行动是改变自己的众多方法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很多时候,只要开始行动,哪怕事先并无计划,往往也会有收获。但是反过来,缺乏行动的计划肯定没有任何意义。
有些时候没必要做计划,原因只是任务非常简单。比如,要锻炼身体,那么计划可能一句话就说清楚了:“每天早上慢跑 1 小时。”而没有必要再想:“应该坚持多久呢?”因为答案非常简单:一辈子,或者,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再比如,要背单词,那么计划也非常简单:“每天背50个单词”。这件事更简单,因为没必要坚持一辈子。如果你是一位大二的学生,那么估计30天过后,你就可以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了,因为这种考试没必要、一般也不可能获得满分。如果你是一位大三的学生,那么6个星期之后,估计你已经具备在托福考试中拿高分的实力了,因为你又不是升到大三才开始学习。可实际上呢?两个月过去了,回头一看,你可能只背了 150 个单词……
计划无论简单还是复杂,缺乏切实的行动就注定会失败或者失效。
我的经验是:有些时候故意不做计划反倒是有益的。几年前我开始去健身房,就没有制定任何目标和计划,因为我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反正锻炼总比不锻炼好,健康最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做了一件事——坚持。尽管因为实在抽不出时间和精力,中间也有过几次短期的中断,可一旦忙得脚打后脑勺的阶段过去之后,我会继续定期去健身房。虽然也有过不愿意再去的时候,但我知道那不过是我的大脑的想法,而不应该是我的想法——只要意识到这一点,就不存在什么挣扎,直接往健身房去就是了。
综上所述,没必要做计划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除了前面提到过的“任务其实非常简单”之外,另一个原因是“初始状态下,我们往往并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
做任何事情,都可能经历相同的过程:逐步熟悉,小心摸索,失败、失败、再失败,认真反思,卷土重来,直至成功。而最初,在我们对任务连基本的认知都没有的时候,制定出来的计划十有八九只不过是空谈。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的建议是这样的:如果想要改变自己,或者对自己目前的处境不满意,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你觉得应该会带来改变的任务,然后去做就是了。
不要怕碰壁,不要怕失败,那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失败并不可怕,因为人总是要失败许多次才会有结果,况且全天下又不是只有你会失败,怕什么?达成目标的关键在于每次受到挫折之后能否汲取教训。
当然,有些时候,有些行动必须拖延。比如,所有的大额消费活动,乃至其他一切涉及金钱的活动,诸如投资之类,“马上行动”的建议肯定不适用。相反,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拖延,拖得越久越好。
10. 列表
笑来老师关于列表工具他认为还是纸笔最好,这点我不认同。我在轻松成为效率达人2-一站式解决搜集、管理、编辑、分享各类文件和信息中介绍了可以随时随地编辑修改列表的“有道云笔记”,以现在云平台稳定和跨平台的特点,是纸笔远不能及的。
列表没必要工整
列表的读者往往只有我们自己,所以列表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够了。
列表一定要随手可及
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
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
在按照列表逐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创造能力激增。每次完成列表中的一个小项目,我们就会在心情愉悦的同时不由自主地展望未来……但是,等一下!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千万不要在整个任务完成之前中途更改列表中的项目。
一旦这么做了,那随之而来的就是发现自己“有必要”不停地更改这个列表中的某个或多个项目,最终甚至会导致整个任务永远无法完成。所以,如果有了什么新鲜的主意,不用放弃——那太可惜了——只需要启用另一个列表,标题是“下一阶段务列表”,把它们记下来就好。然后,马上回到当前的任务列表,专注在现在应该完成的任务上。
给每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
每次要出门的时候,都要检查自己是否带了手机、钥匙、钱包、水壶……逐一核对过后,才会把门锁上。这就是一个利用核对列表来避免自己因遗漏而浪费时间的例子,去超市买东西的列表也是如此。在实施计划、完成任务列表中的每一个项目的时候,都应该提前给每个项目制定一个检查列表,用来保证当前任务确实能如预期一般完成。
列表一旦开始运作,就一定要执行到底。
一事无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放弃,一个人最终成功的关键,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精确地计划过自己的成功,而是坚持。开始行动之前要先判断列表所代表的任务是否现实。如果确实觉得自己能够也应该完成这个任务,那就着手去做,而且一定要执行到底。
11. 流程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面临的任务大都是重复性的。要想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在遇到重复性任务时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再靠进一步的实践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这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在这里,我拿拨打工作电话做为例子,而且我认为,这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因为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不会打电话”——“怎么可能?我怎么可能连打电话都不会?!”
其实,真的没有人不会打电话,只不过绝大多数人会的确确实实只是“抓起电话就拨”而已。
有心人拨打工作电话是有技巧的。
▷ 确定对方最可能方便接电话的时间(难以确定的时候先 发短信询问)。
▷ 在拨打电话甚至发短信询问对方是否方便之前准备好一 切计划沟通的内容,作好检查列表放在手边,确保沟通 过程中不会遗漏要点。
▷ 通话前把重要信息整理成电子文本,在通话中做必要的 更新,通话结束后,马上通过电子邮件将备忘发送给对 方。
▷ 若对方没有接电话,则给对方发署名短信告知详细事由, 并做好记录,防止自己遗忘此次沟通任务。
▷ ……
为常见任务制定流程是一个必须养成的习惯。一个人在梳理流程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个中细节。有些人做事仔细,其实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很早就养成了这个简单的习惯而已。而另一些人,总感觉自己够聪明,却在实际工作中频繁出错,也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尚未养成这个简单的习惯而已。这个简单的习惯,日久天长,会让人与人之间产生巨大差异。观察一下身边的人群,你会很容易地找到无数例证。
12. 预演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最好能尝试把将要做的事情的整个过程在脑子里预演一遍甚至数遍。
有些时候,如果面临的任务比较复杂,大脑短期记忆容量不够,就只好借助纸和笔(有些人更喜欢使用计算机上的思维导图类软件),用写写画画的方式来辅助自己预演每一个步骤。
需要执行的任务越重要,这种预演就越关键。只有经过大量的预演或者练习,我们才能够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
准备充分的人,常常会有出色的表现,最终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而这样的经验会使他更加坚信提前准备的重要。准备不充分的人,执行任务时必然表现欠佳,但不管表现多差,他也提前做了一点准备(或者自认为做了一点准备),但这样的经验却会让他觉得准备是没什么用的,至少是没什么大用的,于是下一次他还会采取同样的行动,还会面临相同甚至更为严重的尴尬……
万事皆可提前准备,万事皆需提前准备。只有前期准备充分,才能在实际执行任务的时候有出色的表现。
13. 验收
很多人做事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在于从未想过要给自己执行任务时的表现设计一个验收机制。最基本的验收机制是针对最终结果的,部分有经验的人因为在做事之前总是更关注步骤,并会按照需求将任务拆分成若干个子任务,所以,他们甚至会为每一个步骤设计相应的验收机制。
有趣的是,电子游戏的设计者身谙验收之道。他们为游戏者设计了详尽的即时回报系统,包括经验值、等级、宝物等。不仅有正面的回报系统,还有负面的回报系统,如一段时间不登录就会减少经验值等。这种回报系统其实就是设计精良的验收机制。在这种验收机制的“监督”下,每个游戏者都不由自主地“加油干活”,并且乐不思蜀。
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玩某个游戏上瘾了——明知道它占用了很多时间(这是客气的说法,不客气的说法是浪费了很多生命)却忍不住继续……摆脱这种沉迷的方法是找个作弊器。使用作弊器,实际上等同于打破游戏设计者所设计的“验收机制”,使其无效,勾人上瘾的因素也就减轻了。
由此可见,验收机制相当重要。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任务,都应指定每一阶段的验收标准。既不过高(也就是设置恰当的标准),也不过低(完全没有标准显然是愚蠢的)。而在任务(或子任务)完成时,拿出标准对照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简单的做法有着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它会让我们注意更多的细节、进行更多的思考,并不由自主地更为专注。
从更高的层面上说,设计验收机制也是任何一个领导者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哪怕你领导的只是一个很小的团队,你也都必然要向团队成员指派各种各样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没有设计验收机制,最终的结果肯定会让你非常失望,因为缺少验收机制会使团队成员对自己的工作质量毫不介意,长此以往,团队的执行力将等于零,作为团队领导者的你也必须承担失败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