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欲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
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嚼蜡。
故人常忧死虑病,亦可消幻业而长道心。
【译文】性欲如烈火般炽烈燃烧,然而一想到疾病时的情形,兴致立刻变成一堆冷灰;
名利像饴糖般甘甜诱人,然而一想到死亡来临,滋味立刻便像咀嚼蜡丸一般无味。
所以如果人们能够经常忧虑死亡和疾病,也可以消除空幻的业障,增长悟道之心。
【点评】以疾病的痛苦和死亡的虚无来戒止贪欲,这是古人常用的道德训诫手法,这段文字也是如此。古典名著《红楼梦》以艺术之笔,将“乐极悲生,人非物换”、“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人生真相展现在世人面前,供人在“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事去愁之际,把此一玩”;空空道人抄录此书,居然“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使自己的修行境界进入新的层次;东鲁孔子后裔孔梅溪则干脆将此书改名《风月宝鉴》,认为世人阅读此书,可以“戒妄动风月之情”。小说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中,贾瑞贪恋凤姐容貌,被其设局陷害,知过不改,执迷不悟,眼见病势沉重,一脚已经踏进棺材。忽有跛足道人上门化斋,送给他一面宝镜,说“天天看时,此命可保”。此镜两面皆可照人,镜把上錾着“风月宝鉴”四字,据说“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但是只可照背面,千万不可照正面。贾瑞背面照时,只见一个吓人的骷髅立在里面;正面照时,却见凤姐站在里面招手叫他与其欢会。贾瑞全然忘记道士之言,接二连三地正照,喜滋滋、荡悠悠出入镜中,结果却被两个索命鬼套走。贾瑞的爷爷架火来烧害死孙儿的“妖镜”,却听镜内传出哭声:“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在曹雪芹的隐喻系统中,人间种种风月情浓皆为幻境,“风月宝鉴”背面的骷髅,正是要将人生背面的真相呈现给世人,以此“警幻”。贾瑞至死没能、也不想看破这个真相,所以即使神仙也救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