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杂谈之十六
在一些与家庭教育有关的微信群里,人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父母要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要引导孩子成为自己,等等。这说明不少人似乎懂得一些家庭教育的新观念和新名词。他们不赞成对孩子实施强硬的“控制”,而是主张柔性的“引导”。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一些父母为了孩子的前途,以“引导”的名义实则对孩子的方方面面进行“善意”的干预。这使得孩子不仅最终成不了自己,而且还会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父母们也许不知道他们的所谓“引导”与其主张的“孩子实现自我”的理念,在内在逻辑上恰恰是矛盾的。
有关的学术研究和大量案例揭示,当父母一味“引导”孩子走向父母认为正确方向的时候,父母有可能成功,但是其代价往往是孩子的自我(例如,自尊、自信、自我价值)的逐步丧失。孩子的实际表现走向了父母期待的反面。这是为什么呢?
在谈到父母对孩子自我实现的影响方式时,我认为“引导“比“控制”好,“帮助“比“引导”好。因为,当父母不恰当地“引导”孩子的时候,行动的主体(即发起者和实施者)是父母,而不是希望实现自我的孩子,在此过程中孩子是被动的(被引导)。
举一个例子,当父母从现实利益出发,认为孩子学医以后当医生比较好,而孩子偏偏在音乐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天赋。如果父母不顾孩子的意愿一味地“引导”孩子去学医(虽然不是明显的强迫),甚至父母的这种苦口婆心的“引导”已经导致了孩子在情绪和行为上的反感和对抗的情形下,孩子还能够健康地实现其内在的自我价值吗?父母这样的“引导”对孩子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强行控制。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失去了自我价值(自我欣赏与肯定),他们还有心理健康吗?如果因此造成孩子严重的心理和性格缺陷(这样的实例不少),他们的人生还会幸福吗?亲子关系还可能和谐美好吗?大量的研究和案例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这在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屡屡听到一些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有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自杀的消息。
当父母在“帮助”孩子的时候,行动的主体是孩子,这样孩子实现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就显现出来了,就会产生宝贵的内在动力。孩子在凭着内在动力积极主动做一件事情(如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是幸福快乐的。当孩子遇到难以独自克服的困难的时候,父母及时恰当的帮助是效果最佳的。
综上所述,父母如果要把孩子的自我实现当作教育目标,那么他们的教育手段应该与自己定的这个目标相一致。这才符合逻辑。
但是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一些父母具体运用的手段与他们声称的教育目标在内涵与逻辑上并不一致。这就是为什么在我的家庭教育讲座和个别辅导过程中,不少父母(特别那些爱学习的)常常反映家庭教育的大道理他们似乎都懂,实际效果却事与愿违。因此目标与手段之间的矛盾是许多人家庭教育受挫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一些父母对那些源于现代心理学理论的大道理并没有真正理解,只知道一些新名词。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他们家庭教育的目标(如,希望孩子实现自我)与他们采用的实际方法之间难免有内在冲突。
至于在实际生活中父母如何解决这个冲突,限于篇幅,我就不在这里细谈,有兴趣和有需要朋友可以另找机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