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范蠡经商回家,在路上偶然看见一个农夫从井里汲水,方法极是巧妙:井边竖一高高的木桩,一横木绑在木桩顶端;横木的一头吊木桶,另一头系石块,此上彼下,轻便省力。范蠡顿受启发,回家仿照着做了一杆秤:用一根细直的木棍儿,一头钻上小孔,小孔系上麻绳,用手来掂;细木一头拴上吊盘,装盛货物,一头系鹅卵石为砣;鹅卵石移得离绳越远,吊起的货物就越多。秤做出来了,一头挂的货物多,鹅卵石就要移得远,才能平衡,他觉得必须在细木上刻出标记才行。但用什么东西做标记呢?他苦苦思索了几个月,仍然不得要领。
一天夜里,范蠡出外小解,一抬头看见了天上的星宿,突发奇想,便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一颗星一两重,十三颗星是一斤。从此,市场上便有了统一计量的工具———秤。
时间一长,范蠡发现有些心术不正的商人,卖东西时缺斤少两,克扣百姓。如何杜绝奸商的恶行呢?范蠡又是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为红木嵌金星,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福、禄、寿三星,十六两为一斤。范蠡以此告诫同行:作为商人,必须光明正大,不能赚黑心钱。他说:“经商者若欺人一两,则失去福气(幸福);欺人二两,则后人永不得“俸禄”(做不了官);欺人三两,则折损“阳寿”(短命)!”
就这样,秤一代代流传下来,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