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大众养生的常见话语里,排毒、排宿便,几乎是一个人人皆知的所谓科学概念。看上去,貌似中国传统医学的说法。其实,排毒、排宿便并不是中国古代医学里的内容,而是最近20年才出现的。 开始有保健品商利用这些噱头卖产品,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的。
很多人认为排毒就是排大便、排尿、排汗,甚至是呕吐,反正是从身体排出什么东西就是排毒。
这些东西味道大都不好,所以这样感觉上就好像排出什么身体内的毒素似的,当然是越排越健康了。
其实这种想法跟2000年前的古希腊人的四体液学说没什么差别,那个时候医生研究的药物就是奔着一个方向找,如果什么东西吃完了能让人泻肚、能利尿、能催吐、能排汗,那这些都会被当作药物首选的。
比如说有的排毒方面的药物,主要有效成分就是大黄、芒硝两种,这两种都是专门用来治疗便秘的泻药。
排毒、排宿便的保健品,大多是泻药,在人体不需要腹泻时强制腹泻,其实它们本身就是毒素。
生药学里常用的泻药也就是大黄、番泻叶、芒硝,大黄主要是蒽醌类物质(如大黄蒽醌)刺激肠道产生腹泻,番泻叶主要是番泻苷刺激肠道产生腹泻,而芒硝它导致的腹泻是因为硫酸盐在肠道里积存,水分就自然地从肠壁流出来稀释它,通过渗透压的改变引起腹泻。
正常大便是因为食物残渣经过了胃一步一步通过小肠、大肠,把营养跟水分都吸收掉了,积累到一定程度,因为残渣的体积膨胀,大到了足够能刺激直肠壁了,肠道开始蠕动,然后把残渣排出去。
排毒、排宿便能不能治病这样的问题,估计凡是个注重养生的人都会关注和讨论的问题,而实际生活中到底有多少类似所谓排毒的养生保健谣言在刷新着普通大众的认知新高度。
所以,排毒、排宿便根本没有什么科学道理,也不是中国古代医学里的理论,它们是保健品商想出来的营销噱头。
而一般的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去辨识这些所谓通过腹泻排毒到底是否有作用,以及作用到底多大。
生活中,真的有点反感养生过度的人,每天在朋友圈里不经任何质疑或者思索的发一些所谓的养生保健的微文,有些的确一看就是经不起推敲的伪科学。
养生的确有诀窍:心态良好,作息规律,运动适度,饮食均衡。
所以,生活中面对这些所谓的保健治病之说,最好一笑了之。保证良好的心态、饮食起居有规律、适度的锻炼,是最好的预防和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