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可以早点写,然后早点睡觉,又玩到现在才动笔。真不该!以后要尽可能早点睡,多运动。
从第一周知道自己要第一个上集备课,到第二周没有思路,没法出教案,于是让大家提意见,到今天第三周的星期三,上完集备课,又进步了。就是自己明显的感受。于是乎今天一天都挺开心的。用心了,才有进步,用心了,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阅读,写作,上好课就是自己的奋斗目标,简单,持之以恒,最重要。
备出课来,就知道自己可能会很赶,但是如果调整了,自己没想好,也似乎被束缚了,于是没有把自己这个会很赶的问题解决。课后交流,林洁提出来了,这个写景作文本来就是她提供给的方向,很感谢。
导入,由家乡引入,其实是想融情的第一步。但是效果其实没有特别达到。这和孩子还小对诗歌感受不明显,以及孩子对故乡也无感,再加上也没去了解孩子听到了这首诗的感受。多读,师范读,就是一个好的方法,多分享,分享美,分享文学,分享故事。给这群孩子读《窗边的小豆豆》,大多数孩子听得就很入迷,其实还挺喜欢这种状态的。要向孩子借书看,这是拉进和了解孩子的第一步。
第二步,审题,班级的孩子审题上也有进步,慢慢来,就会有进步。
第三,欣赏上午之景,运用思维导图,(后来提出好的建议,思维导图在观察的时候就应该有顺序,下次可以改进,也就落实了顺序和具体观察三个要素相结合了。)生补充看到的景物。(时间适当加长,生说观察之物,再总结特点)
第四步,欣赏范文,放了两段前后对比文,让孩子直接感受具体描写。生齐读,(有孩子提出字变多了,具体的好处,不仅仅是字变多了,具体了给我们的直观感受,其实应该是更加具体。可以给自己作文教学设计小课题,如果把事物写具体,方法,策略等等。)
拓展训练,棚子写具体。(挑选的不太合适,引导也不太合适,时间原因,几乎没评讲和展示到)
欣赏晚景图,在思维导图上补充夕阳景色。
动笔写,点评。因为内容多,所以有些环节太赶,具体希望孩子能达到目标有些没达到。
又要深刻反思的是,其实有时候自己也没有真正明确的目标,也是用考试的标准来要求着孩子。只有自己真正懂得一些东西,你才可能又更加深层次的评判。
只写白天的。引导再细化和方法上可以加强,练笔,再评比,最后将傍晚留给家庭作业也是可以的,而且课堂时间足了,孩子回家后。可能更加能写好。
整堂课的评价和引导,都不应该离开我们语文的本身。这也是自己进步的地方。该是什么课就上什么课。还能够体现专业性。
黄主任的方法也可以采用,用活动点缀语文课堂。
完整的作文也要展示给孩子们看,看了的签上自己的名字。也是一个好方法。
总体来说,有进步,继续加油,自己都明显感受顺了很多,把控时间语言这一块也在进步。
接下来备好,松小,精品课,课改比赛。至少这两个课是要好好准备的。
继续加油,果然是成功是成功之母,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