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披露混改方案,引入投资者包括BAT等在内大型互联网巨头、垂直行业领先公司、具备雄厚实力的产业集团和金融企业、国内领先的产业基金等。引起了市场多方的关注。国企、民企、投资者,消费者,对谁来说是利好?
在行业人士看来,中船集团、联通集团、东航集团、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是第一批;兵器装备集团、兵器工业集团、中船重工、中粮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混改是第二批,油气改革则是第三批的重点。
联通作为响当当的国企,被当做改革新标志,为后来其他国企的改革势必会产生示范效应。联通作为第一批试点部门,也是因为国家考虑它的利益纠缠相对没有像油、气那样复杂,实操起手来相对容易。还有互联网这些企业,随着他们的不断壮大,似乎越来越难控制,纳入麾下,自然更便于管理。
选择联通(唯一一家A+H股公司)作为混改试点对象,对于政府来说确实充满深意。
混改方案中让民企参与进来,股份上依然占主导,但是可以享受新鲜血液带来的新技术、新思想,对于所有沉重的国企来说都是一种新方式,既然不能从内部打破,那么就尝试着从外部尝试打破。
联通这些年的经营状况一直在走下坡路。从2016年的财报数据来看,移动的营业收入是7084亿,电信的营业收入是3522亿,联通的营业收入是2742亿;净利润方面,移动是1087亿,电信是180亿,联通是6.25亿元。中国移动不到一周,就能赚出联通1年的净利润。
联通营收连续多年下跌,不仅与其用户数增速缓慢甚至流失有关,也与它自己的角色有关。联通在通讯业中,相当于挖渠人,费了好大的力气,挖好以后。结果发现BAT这些企业利用渠道,发展出了更大的名为互联网的事业,自己还只能利用挖渠技术,继续挖渠和维修,成本越来越高盈利越来越难,于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依附他的人,都走向了国际,自己却不能沾光。
联通以退为进,,不希望再浑浑噩噩下去,混改是其所需。如果成功了,其他国企自然可以效仿,对于国企来说虽然股份少了,但是利润有盼头了。
对于民企来说,尽管有陪太子读书的味道。但如果没有好处,我想民企也不会答应的,发展中遇到的监管天花板是客观情况,依附大树好乘凉的道理,做企业的更懂。参与到国企中,就代表着多少在一条船上,管制压力自然会少一些。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是投资的好机会。
首先就是以国企改革为主题的基金,其次可以细分到行业,前两批19家试点企业涵盖电力、铁路、民航、电信、军工五大领域,第三批将统筹推进石油、天然气领域试点。根据国资委在6月吹风会上的表述,国企并购重组将从钢铁、煤炭、火电和重型装备制造四大行业铺开。当这些产业瘦身、洗涤之后,剩下可能会比较优秀。对于投资者来说,优质的企业多多益善,代表的投资选择增多。
对于消费者来说,国企和民企强强联合,很容易被认为形成垄断,其实这也没有必要过分担忧,因为竞争无处不在,联合的除了市场份额还有技术和创新。未来我国的通讯蓝图是在2020年正式商用5G技术,前四代通讯技术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5G将带来的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重新定义通讯,重新定义生活方式。然而,5G铺设需要的力量和人才,只凭借国企一己之力很困难,只有带动更多的优质社会资源参与其中,才能发展更快更健康。
然而,所有的美好最终都是通过服务消费者才能实现利润,所以消费者未来有机会享受更好的服务。
最后,许多人对这种混改方案是有一个担忧的,企业运行过程中是否能够真正摆脱行政命令的影响,尽可能的建立在契约精神上进行商业运作,未知。
改革对于积极参与者都是机会,不过更重要的是参与者让改革成功,才算是真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