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寄给100天后的自己
《荆轲刺秦王》中有: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其人居远未来,尝为留待
当时写的时候觉得100天后的自己一定还记得,可其实将近100天发下去的时候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或许也是因为没有再刻意的回忆便迫不及待的打开了。信封上有自己画的仙人掌,是由于信封原来有一小块灰色,便顺手画的。打开看的第一眼感觉叫震动。其人居远未来,尝为留待。
荆轲到底是不是英雄现在我也不能确定。可我相信他的决心,相信他的勇气,而这在打开信时无疑是模糊的。要问我为何要写荆轲,我也答不上来。或许是由于当时很困惑荆轲到底是不是英雄。
落在我身上,高中前两年努力学习,热爱学习,高三却止步不前。又或许我当时真正疑惑的不是荆轲,而是自己的生活。是那种沉在海底,偶尔浮出却看不出到边际的无力感。
而其人居远未来,尝为留待,抛给我的是,我曾经等待的,是什么?我又真正等待了吗?在高三,没有期待,何谈等待?我现在只能说,或许高一高二我不知不觉的在等待。在充实中等待,在追逐中等待,等待的漫长,等待的迫不及待,等待时强大的信念给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只不过在高三时我不自知的地停止了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