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在思考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
一个极致的问题,到底能有多大的力量?
看傅盛的采访里提到,爱因斯坦很年轻就在想象一个场景,即“跟着一束光旅行,会看到什么?”,他穷尽了这个问题,于是把物理学上极其开放的探索,变成非常收敛的、具体化的形象,思考出了相对论。
傅盛提这个,是想说一家创业公司也如是。好的问题,会决胜千里。
雷军做小米,没问如何做生态如何做产业链,而是看当时三星和苹果大概快到一亿台,于是问,中国有没有可能出一家一年卖一亿台手机的厂商?如果做到,对手机厂商产生怎样的影响?对电商产生怎样的影响?于是他也做出来了。
一个极致的问题,可以非常聚焦地击穿打透,像一道数学题一样去拆解,让答案自然浮现。
主持人泉灵,曾立志做最好的主持人,但怎样定义最好,于是她的问题变成了,如何说一段2分钟的话,不看表,正负不差5秒钟?于是每日对镜练习,都有了标杆可以去比对。
进一步地,如何识别一个新时代开启时的核心行业机遇?
苹果前CEO说,宏观看行业之间的各种变化(跳出来),微观看变化的链接点(扎进去),两者交叉,能做到多么极致。
其实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问题提出来的那一刻起,1)它会吸睛(聚焦的能量);2)它一定可以被解答。
相比看世上最聪明的脑子们有什么结论,我更关注他们提一些什么样的问题。问题本身,才是这个社会的推动力。
2
今日与一位朋友聊教练,给了她一些解释,忽然发现,自己对教练又有一些新的理解。果然每过一阵子,都会有些新的思考和重组冒出来。遂又订正一版,如下。
教练,也叫coach,是一种国外引进的咨询顾问,主要应用在商业和心理结合的场合。就像顶级运动员都需要私人教练一样,商业、人生也需要教练。在国外,乔布斯、扎克伯格都有自己的私人教练。在英国,十家公司有九家在用教练。
教练适合在寻求深度改变和跨越式成长的人,通过改变心智模式来帮人挖掘自己的潜能。
所谓心智模式,我称之为剧本。每个人一辈子都在演人生的戏,无论是否意识到,都有一些剧本在不断重复上演。多数剧本是输家剧本,只会一遍遍带来痛苦,阻碍他/她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练是通过提问和对话的方式,去帮客户把痛苦打开、把痛苦背后的剧本打开,让客户有机会看到自己的剧本,从而有权去选择,是否换一种活法,活出新的自己。
但教练是不给答案的。教练相信每个人都是处理自己问题的专家(毋庸置疑,他/她已经解决自己大大小小的问题几十年了)。教练只负责在他/她卡在原地、掉到坑里的时候,递一根绳子过去,他们自然有能力选好出坑的方位,把绳子套在树上岩石上,自己把自己拽出去。迷茫和困惑中的绳子是重要的,但怎么用却是个人的艺术,最好的解决方案不是定制的,而是自制的。
教练的信条是,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大脑里从未启用的潜意识是我们丰厚的宝藏。因此教练负责搭建一个开放无评判的空间,在这里,一切都是被允许的,一切都是OK的。于是我们有机会放下心理防御,拿起自己的责任和能量,让潜能得以释放,让改变自然发生。
source: 《傅盛:创业的两个盲点,就能导致整个事情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