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的数学就不好,所谓的理科思维完全没有。空间思维能力?没有。逻辑思维能力?也没有。
这对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出门去一个地方总要比别人绕的路远,花费的时间比别人多;讲述一件事情、写一篇文章、或是看待一件事情的格局,都毫无章法。这让我很长一段时间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受到一些挫折。
近几年开始越来越意识到,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所以我开始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去学习:使用幕布做笔记;学习结构化问答;表达时多用一二三;参加辩论赛……等等。
近两天,我参加了小小sha的XMind思维导图训练营,虽然只是一个很短期的课程分享,但是这期间收获非常大。
0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需求是最大的动力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处于学习焦虑的状态中,想学的东西太多,能做的很少,每件事都参与的结果是,事事都未能如愿,每件事都只懂一点。
在我很焦虑也很有挫败感的时候,木吉跟我说了一句话:“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没关系。”因为这句话我对自己宽容了许多,也轻松了许多。每个人的学习节奏不一样,每个人的目标和兴趣不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通过行动不断去修正计划,自己会有收获。
我参加了两次训练营里的设计官培训,但都没能坚持下来,初次尝试设计,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远比自己想象中多得多,我是不够喜欢设计吗?不是。我不想付出时间去学吗?不够想。或者说,还不是最紧急的需求。
而这次参加的思维导图训练营,我每天废寝忘食地花几个小时去做一幅图,全然忘我,乐此不疲,每天进步的那一小点都让我很满足。
002 聚焦听众的需要,给予干货
作为一个分享者,想要通过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和知识去打造自己的影响力,一定是聚焦了听众的需要的。想要满足听众的需求,就要尽自己所能去提供有价值的东西。
反观身为教师的我们,在给学生上课时,是否做到了干货满满、语言精炼?
昨天听完小小sha老师一堂用时40分钟的免费公开课,时间短,表达清晰有逻辑,干货很多。今天在用思维导图对这些知识进行复述的时候,心中很是感慨:准备一堂这样的公开课,准备的资料图片等都很充分,她的用心程度可见一斑。
003 理论指导实践,行动践行理念
听过很多课,看过很多书,收藏过很多篇干货文,可生活也许一成不变,你还是以前那个你。是什么能让我们发生改变呢?实践。通过行动不断去践行所学知识,去调整学习方向,更好地精进自己。
去年我在樊登读书会的app上听了六十多本书,可是如今再去回想,很多书里的知识点感觉完全没有印象。而一个月前看过的一篇写过感悟的文章,书中的观点印记在心。读书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输出不在于形式,在于是否用心。
这是日更的第……(十几?)天,坚持学习,坚持输出,是我想一直坚持的下去的事,因为,它真的值得。
寻找适合自己学习的节奏,可能艰难,可能耗时很久,但它之于你的人生,从来不嫌晚。
附上思维导图一张,以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