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一次考试前,我妈说如果考了前三名就给我几块钱(具体是几,已经忘了),我爸说考到前三名就给我十块钱。在那个一毛钱能买一包辣条的年代,十几块无疑令我兴奋得快要跳起来。说实话,现在你突然给我一千块,我都不会这么激动了。
我小时候热爱学习,也不算傻,考班上前三轻而易举,又因为十几块钱的奖励,一鼓作气拿了个第一名。
开开心心地回家,结果我爸妈毫无反应。我盯着床头柜上的两个硬币,鼓足了勇气跟我妈说,你答应奖励我的钱呢?我妈说,你学习是为了我吗?
我也不懂为什么就突然扯到学习是为了谁这个问题上,也不能反驳,只能傻傻地站在那里一声不吭。
我爸进来了,问我爸,我爸倒是说,床头柜不是有两块零钱吗,你拿去花吧。想问一下不是说好的十块钱吗,又怕被骂,也就拿着两块钱开开心心地走了。
晚上我妈问我,钱呢。我说,买零食了。她就开始说我,花钱如流水之类的。我也挺羞愧的,闷着头站在那儿听她吐槽。
我想,大概那时候就能看出我不善言辞的缺点了。准确来说是废话挺能说,一到关键时候,就成了哑巴。
经常回忆起童年,渐渐才发现,记忆里童年的快乐不是生活本身让人快乐,而是童年的自己还不懂什么是痛苦。正如大人们喜欢说的,小孩子嘛,过去就过去了,一会儿去玩的时候就不记得了。只是他们不知道,伤害一直都在。
每次有值得期待的事情,我都特别担心期待落空。只有与他人有关。比如说和谁约了一周后去哪儿,不到出发的那一刻,我心里始终惴惴不安。
好处是,我学会了不把自己的快乐交予他人掌控,不会过于期待别人为自己带来什么,更多的是,你守诺,我很开心,你失约,我不难过。逐渐远离就是。
龙老师和师母都说我比较成熟,大概多半“得益于”童年。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类似的故事。驯兽师为了锁住一只象,会在幼崽时期用一根绳索把它套住,一旦它试图挣脱,就给它一鞭子,疼的次数多了,小象再也不敢挣脱,直到长成大象,也无法逃离那纤细的绳索。
不同的是,人更怕疼,不需要被抽得皮开肉绽,就已经不敢再做挣扎了。
长大后的象也许能意识到自己是可以挣脱绳索,并且可以承受鞭子伤害的,但年幼时试图挣脱时受到的鞭打与疼痛,它终其一生也无法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