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随笔,简要记两件事儿。
一,一点读书思想。晚上重读了《中国通史》第二十九章,主要将了清朝的建立初期、稳固边疆、政治文化,及中期动荡隐患等。一方面读,另一方面我记下生僻的字,词,主要有人名、地名、专用名词,习语俗语,以及自己感兴趣的时间和事件等等。
读完一章,二十多页,光生僻字(含不懂的词)就记了两页多。对于此,读的时候我就想,该书作者为民国时期的学者,除了书目自身较高的价值外,这些字、词自己不知道的,或者初次见到的,竟有如此之多。除了年代不同和用于习惯外,足见作者学问之高标,自己见识之浅薄。当然,对于编纂作者,自己只能是高山仰止了,何敢期羡与之比较呢。只觉得自己的学习远远不够,学问之无涯真需任重道远,积沙成丘,持之以恒了。
二,读简文的感受。刚刚下笔(写日更)时,又不知今天要从何说起,不知要写的什么。于是乎,打开简书,阅读几篇首页简文,希冀寻找一份灵感或写料。短短几分钟时间,收藏了两篇文章,记录了一些美妙的句子,以便它日再好好学习。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简友的文章让我受益匪浅,好好学之,以用之。如此则定会不负所学,想必也必定有学有所成之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