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躺在二楼沙发上,本来想小憩,望着窗外微风徐徐,眼里泛着泪花,也许是因为早晨喝过了咖啡、也许是因为此刻真的很激动睡不着,蹴的起身,调直沙发靠背带你,当然还有我自己回到2016年3月。
那会的我不用上班,️小满(我儿子)还是个4岁半的孩子,和大多数全职妈妈一样,早晨送孩子上学,下午接孩子,中间的时间收拾家务、睡觉、看些有的没的的小说。我调侃着说:我种类最丰富的裙子是围裙,少有几件穿上看的过去的衣服是接送孩子穿的。
不知道每天早晨怎么就那么忙,其实并不用给孩子做早饭,只要8点前把孩子放到幼儿园的大门口就可以了,可是总是不知道时间都去哪了?早晨领着孩子,匆匆的上车,匆匆的打火,匆匆的赶路,一路匆匆的超车,最后总是觉得快迟到了。那会应该不太知道什么是生气,因为所有的情绪都被愤怒占据了,我就说:都是因为你,你看堵车了吧?都是因为你早晨要看电视,你看要迟到了吧?都是因为你早晨要抱抱,你看差点和别人撞上了……从一上车他坐进安全座椅,到匆匆把他放到校门口,一路我都在说,他都在目光呆滞的看着窗外。
我很害怕,害怕以后的亲子互动都是这样,我不想要这样的亲子沟通,但是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唠叨完,回家就后悔。后悔都是自己的选择怎么都推到孩子身上,后悔那么小的孩子懂什么,这么多怨气大清早冲他来,他多可怜。
每天就是这样刷着微信,偶尔听一些微课,这时候我听到了一个词,非暴力沟通,我当时确实不知道非暴力沟通是什么,更不知道马歇尔,也不知道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我知道我那样对孩子的方式是暴力,我不要这样。
改变,只有两种情况下可能发生:当你足够痛苦或者足够渴望。我想那个时候我的痛苦和渴望都到达了峰值了吧。
3年半可不是弹指一挥间,上千小时的工作坊学习,几百小时的小组学习,几百小时的分享。以及3年多生活中的练习。
现在的我……
依旧会唠叨,只是也许几个星期才有一次。唠叨后我后悔了,我会和孩子说,妈妈真的担心你的健康。
依旧会发脾气,只是也许一年有一两次。发脾气后我后悔了,我会和孩子说,妈妈照顾你很累,也希望得到你的尊重。
依旧会想撂挑子不干了,只是给自己个独处的时光后,发现自己那么需要轻松。
现在我们清晨的时光是这样的:
我:你那个故事声音能再大点吗?我也很喜欢听,但是好像耳朵不好,听不清楚。
小满调大声音的同时说:其实我怕声音太大打扰你……
我:请你相信我,咱们的时间很充裕,来的及
小满:我很想相信你,但是我还是担心迟到。
我:你可以担心。怎们能快速的到达学校的方法是什么呢?
小满:我加快脚步。
我:虽然咱们比昨天晚了一分钟,但是妈妈开车要更小心,安全很重要,这样可能只迟到一分钟,如果太着急出了事,今天就去不了。
小满:妈妈你放松点,晚了一分钟我进校门可以跑步。
随着孩子的成长,我知道挑战也许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我相信随着自己不断的学习、练习、实践,我会更从容,知道自己的需要,找到满足需要的策略。
我知道非暴力沟通不是万能的,但是每天让自己、家人、孩子、朋友过的好一点非暴力沟通却是万万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