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对于北欧人来说是生活核心,在意大利则是自我风格的延伸,业主本身职业为空间设计师,因为工作关系时常往访在台北与意大利之间,以此为灵感,透过素材混搭融合且延续两地生活美学,将设计回归纯粹,却又紧扣着家的核心,没有繁冗装饰与夺目色彩也减少人工装饰痕迹,藉由独特家具、家饰去丰富各个区域,为这间20年老房再造新风貌,蕴含机能又充盈满满回忆。
客厅设计:
过多隔间会让室内显得压迫幽闭,拆除原本介于客餐厅之间隔间,让采光能无阻碍地进入室内,从非成套沙发配置上不难看出屋主好品味,三人沙发搭配单椅佐以造型感强列的设计师款单品混搭,除了凝聚视觉焦点外,也让空间多了几分弹性,地板利用无接缝工法进行天然石材铺贴,剔除磁砖与木地板容易卡尘卡污或发霉的缝隙,一台扫地机器人即可速效完成打扫!视觉上也享有一气呵成大器感,利用地毯即可轻松缓解冬季踩踏时的不适。
餐厅与厨房设计:
餐厨区需根据使用者生活型态、个人习惯量身打造,并按照烹调顺序规划顺畅动线,受到欧洲所见熏陶,首选开放式规划,且突破一般传统厨具选择,采用不锈钢款式烘托下厨乐趣,一体化设计能完全避免板材接着处容易滋生细菌或发霉问题,再次延续好清理原则,对应厨具的中岛则以温润木质柜体互成对比,减弱金属冰冷感,餐桌为串联客、餐厅中介,因应女主人大多在家工作关系,同时也是工作桌,可动可静,阅读、喝茶或是小憩都行,也能是小朋友写功课、涂鸦一角,晋升凝聚家人情感的中心点。
茶室设计:
老屋承载着许多故事,自然也蕴藏许多细节能够学习,设计师掌握格局先天优势,保留三面采光的老虎窗,创建一处秘密基地,除了让室内光线与空气更加流畅外,摆上帐篷,就是孩子们的露营区,好友群来访时也能衔接餐厅机能,或坐或卧,自在游走。
书房与阳台设计:
无接缝石材地板从客餐厅到书房一路延伸,不但隐喻空间转换,也有引导动线之用,透过温和清爽的木质折叠门创造半开放式场域,同时保有独立与开放性,白天阅读时还能直接引介阳台自然光,不需额外开灯,成功藉由改变隔间手法为开放式空间扩增实用机能,不只是书房,也能身兼卧室功能!
卧室设计:
用暖白贯穿整室立面隐喻光线的流动,地板采用磨石子营造复古自然氛围,将公共区营造的惬意柔软引进卧房中。
浴室设计:
磨石子不像一般磁砖,施工时没有面积上限制,也不存在修边问题,高低落差或是圆弧地、墙面都能进行,加上零接缝,完全符合屋主向往的整体感,充沛采光与通风加上清洁便利,不是干湿分离,同样能享有干爽浴室体验。
收纳规划:
此案收纳规划或许有部分人会觉得不多,但倒不如说是刚刚好来得更适切,玄关处以一嵌入式顶天鞋柜定位并延伸墙面刷色,仿佛隐形;屋主收藏品多,设计师精准拿捏室内摆设,减少封闭实体柜比例,多以半开放式层柜呈现,介于客餐厅间的靠墙收纳柜购自无印良品,维持室内木质调性,又能随心自由拼接增减,藏品不断增加也不担心,搬家时也能继续沿用。
动线设计:
除私人领域外皆以开放式设计布局动线,大人不论在家中哪个角落活动,抬头或余光都能迅速掌握家中小小孩(屋主小孩约3岁)与宠物狗情况,透过木质、金属与棕灰色沙发、深色皮革单椅等沉稳且平实的材质与颜色,将格局动线串联成垂直线状,展现利落舒适感,日光倾泻中仿佛能听到屋主一家相互追逐打闹的嬉笑声。
建材挑选:
业主考察视觉感受与打扫便利需求,希望地面建材能「不要有接缝」,但又喜欢天然石材铺陈的自然纹理,你也有相同矛盾想法吗?可以参考此案利用「无缝工法」进行全室地板工程,保有大理石质感同时清洁上也更省时省力。厨房选用深色磁砖拼贴墙面,搭接原色不锈钢餐具,融合时髦、优雅与前卫三种风情。与公共场域地板相同考察,浴室改采磨石子作为主轴,意大利当地也很常使用该元素打造居家喔!借助其零孔隙不易滋生霉菌优势,质朴感受也呼应此案主张与自然接轨的主题。
色彩设计:
全屋以大地色系贯穿,搭配灰阶地面与暖白立面呼应户外自然环境与恣意撒进家中的暖意阳光,室内缤纷与温馨感分别交由挂画与软件点缀,照明规划上非常别出心裁,透过形色各异设计款灯具为家创造永远停留的温暖。
本文由“舍集市”发布,2017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