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多少人正在做着自己不想做的工作?
又有多少人是清楚明白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吗?
而那些所谓的梦想真的是想做的事么?
在《把时间当做朋友》的一章《现状无法马上改变》中作者说“人们可能因为环境的影响而当做“由衷”的想法,我的梦想是……
与外界无畏的比较,凭空多出来的不属于自己的目标,就会被自己的理想绑架。
对当下工作的态度本质就变成了骑驴找马”。
但是真正能够明白自己理想的人又有多少人呢?
也许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只知道当下不是自己想做的,所以才会活的浑浑噩噩。
比如我自己,到至今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更不明白所谓的梦想是什么?
作者说一个人的能力主要靠积累获得,从一开始从事一份职业的那一瞬间,只要足够认真,努力,他的能力就会不停的积累,如果这个人世界上向往的是另一份职业,那他的所谓“梦想”几乎必然使他在当前的工作上心不在焉,无甚积累。而世界上80%的职业并不依赖天分,几乎只依赖积累。长久以来,这个人在当前的职业就会逐渐落后于那些认真做事的人。但他不会因为自己的落后而奋起直追,可能反过来把“反正我的梦想不是这个”当借口。
看到这段话让我想起两年前的自己。
那时候我刚来上海,因为哥哥的介绍做了口腔助手的工作。刚开始来的时候,感觉一切都挺好,也特别主动积极,每天都觉得很充实。
大概过了一年左右,不知道是因为工作的事还是同事人际关系或是生活上的事,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前那种充实并快乐的感觉没有了。
经常性感觉很丧很情绪化。曾经也说过那句“反正我以后也不会做这个工作的”,大概就是有了这样的心态,在后面的一年多时间里几乎没有再学到新的知识。
就是有了急迫摆脱现状的想法,做什么事都无法专心,也更不会有所成长积累。
在我和领导以既压抑又安逸的原由提出辞职时,领导问我为什么会感觉到安逸,是因为没有东西可以学么,这个是看自己的主动性的。有时候不是环境安逸,是你自己想不想安逸的事。
其实那时候就是铁了心要离开。没在意说的那些话。现在想想确实如此,很多时候,心态转变一下,如果环境无法改变那就从自身寻求改变。
自己主动去寻找去创造快乐和有意思的事,我的前同事z就是一个会主动创造情趣的人。她每天都活的很开心的样子,每天都活力满满。她是一名口腔医生,每天早晨第一个到门诊,在大家每天卡点打卡上班的时候,z同事已经差不多学习一个多小时。
晚上下班就会去对面商场里的舞蹈班练爵士舞。几乎每个月还有两到三天去报名培训班,进修自己的专业。
偶尔休息日会和老公去附近区域逛逛走走。工作学习的时候都特别认真,不忙的时候也会刷抖音看电视剧。她很清楚该干嘛的时候就干嘛。感觉她是个积极生活,特别清醒理性的女性。
领导当时给我举例说z同事时说,z一定不会觉的安逸。确实是这样呢。
也许很难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很难改变当下不想做的事。当下能做的就是努力做到不浪费时间,利用现有资源和时间做有用的事。如果不再想方设法的逃离当下的环境,对待所遇之事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也截然不同。
不急迫改变,不焦虑逃离,只要一直在向上进步,走出当下的困境是迟早的事。水到渠成的向更好的地方行走,而不是兵荒马乱的落荒而逃。即便逃的了一时,但也不能一直在逃亡的路上,不然早晚会累死,是心累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