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王利珍坚持原创分享第550天
今天的约练,我做咨询师。
一.来访者应该是我们最应该感谢的那个人。作为咨询师,我们不要认为是我们在帮助来访者,而恰恰是不同的来访者,让我们得以不同的成长。首先我们要感谢来访者,把自己最隐秘的部分表达给我们,这份真诚和相信,我们也应该以最真诚的理解,尊重,相信回报我们的来访者。再者来访者的故事,包含了她多少的不容易,她的坚强,隐忍,智慧和对生活葆有的热爱和热情。都是对我们生命的很有价值的启迪和指引。和不同的来访者交流,也能够通过来访者让我们看到自己身上的盲点。在这样不断的交流中得以成长,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份礼物。所以对每一位愿意向我敞开心扉的来访者,表示深深的感谢和敬意。
二.作为咨询师,要敏锐的感知到来访者在乎的人,事,物。当能够敏锐的捕捉到这些的时候,再围绕这些去工作。咨询就不会偏离。什么是来访者最在乎的?怎么去判断?我的一个感觉就是来访者在表达中,反复提到的,或者说至少两次提到的,我们作为咨询师就要去关注这个点。
三.当来访者情绪非常强烈的时候。作为咨询师,不要试图把她带离。应该给她时间和支持,让她得以充分的宣泄,反复的宣泄,通过不同的形式宣泄。比如今天就可以运用空椅子技术,让来访者演示这样的一个过程。(今天之所以感知到应该运用,但是却没有运用,是因为自己对这项技术还不是很熟练,不够有信心,所以就错过了这样的机会。)
空椅子技术疗法,是格式塔流派常用的一种技术,是使来访者的内射外显的方式之一。这种技术常常运用两张椅子,要求来访者坐在其中的一张,扮演一个“胜利者”,然后再换坐到另一张椅子上,扮演一个“失败者”,以此让来访者所扮演的两方持续进行对话。
通过这种方法,可使来访者充分地体验冲突,而由于来访者在角色扮演中能从不同的角度接纳和整合“胜利者”与“失败者”,因此冲突可得到解决。通过两部分的对话,使人们内在的对立与冲突获得较高层次的整合,即学习去接纳这种对立的存在并使之并存,而不是要去消除一个人的某些人格特质。
操作方式
空椅子技术在操作时应该怎么做? 心理学上,将空椅子技术分为三种形式:
(一)倾述宣泄式
这种形式一般只需要一张椅子,把这张椅子放在来访者的面前,假定某人坐在这张椅子上。来访者把自己对内想要对他说却没来得及说的话,表达出来,从而使内心趋于平和。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
1 恋人、亲人或者朋友由于某种原因离开自己或者去世,来访者因为他们的离去感到特别悲伤、痛苦,甚至悲痛欲绝,却无法找到合适的途径进行排遣。
2、空椅子所代表的人曾经伤害、误解或者责怪过来访者,来访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又不能直接将负面情绪发泄出来,郁结于心的情感,此时可以通过对空椅子的指责,甚至漫骂,从而使来访者获得内心的平衡。
3、椅子代表的人是来访者非常亲密或者值得来访者信赖的人,来访者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或者不便直接向其倾述。
(二)自我对话式
就是自我存在冲突的两个部分展开对话,假如来访者内心有很大的冲突,又不知道如何解决时,放两张空椅子在来访者面前,坐在一张椅子上,就扮演自己的某一部分,坐在另外一张椅子上,就扮演自己的另一部分,依次进行对话,从而达到内心的整合。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
1、由于种种原因,来访者认为自己本应该做的事情,却没有做,引起了不好或者严重的后果时,产生了强烈的内疚感、负罪感和自责心理。此时,利用空椅子技术,让来访者自己与自己展开对话,从而降低内疚感。
2、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很难下定决心或者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何去何从时,来访者会因此逃避现实,甚至通过烟酒或者其它方式来麻醉自己。此时,运用空椅子技术,让来访者自己与自己展开对话,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分析各种选择的利弊,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他人对话式
它用于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对话,操作时可放两张椅子在来访者面前,坐到一张椅子上面时,就扮演自己;坐在另一张椅子上时,就扮演别人,两者展开对话,从而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去理解别人。它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
1 来访者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或者无法去体谅、理解或者宽容别人,因此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自己却找不到原因。此时,运用空椅子技术,让自己和他人之间展开对话,让来访者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领悟,找到人际交往困难的原因。
2 来访者存在社交恐惧,不敢或者害怕和他人交往。此时运用空椅子技术,模拟人际交往的场景,让来访者在这种类似真实的情境当中减轻恐惧和焦虑,学会或者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
今天的来访者属于第一种:情绪宣泄式。咨询师可以这样说:想象一下,你的面前放着一张椅子,假定你的主任就坐在这把椅子上。现在,把你内心一直想说但却没有说的话,现在告诉他,你会说些什么呢?
四.一个优秀的咨询师,一定是一个优秀的观察员;一个优秀的观察员,一定是一位优秀的咨询师。邹老师做观察员,让我看到了她身上认真、负责、敏锐、思考的特质,对咨询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可见她是全身心的投入,这样的精神是她成长的这么优秀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吧!
非常有收获的一次约练!感谢林老师贡献的案例,感谢邹老师的悉心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