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木心老师写过一个自己的旧事,小时与母亲出游,在船上洗碗时,心爱的碗脱手被水冲走。那一刻,清醒地意识到了冰冷坚硬的“失去”滋味的木心,多年之后写道:这标志着童年的结束。
我们都经历过许多“失去”,有些失去,让我们气沮,有些让我们难受想哭,有些让我们愤怒抑或自责。剧烈的情感震荡,让我们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很大的精神力量,去平抚。
记得我在读高三的时候,曾经思考过这样的问题--由于好学校总是相对稀缺的,僧多粥少,那么大部分的考生在高考之后,都会遇到挫折,挫折带来痛苦,这样的现实会不会太残忍呢?有没有办法,让大家减少一些痛苦呢?
问题带来行动,我开始翻阅各类哲学经典,叔本华、尼采、黑格尔、罗素、海德格尔,开始探寻一些心理知识,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马斯洛,得到了许许多多关于世界的不同角度的新看法。就知识储备而言,进益很多,但在实际解决痛苦上,效果却并不好。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
了解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行动,是改变。这真实的世界充斥的种种消极与不满,我们对自己的难过、抑郁、烦闷、愤怒这些不良情绪,仿佛无能为力。
说来也巧,当年有一门公开课在网易上很火--《哈佛幸福课》。我看完了全部的在线课程,并将课上所学到,应用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幸福水平一天天提高,这么多年过去,我一直很感谢这门课程带给我生活的积极的改变。
多年之后,翻开《麦肯锡精英的思考习惯》,竟惊讶地发现,这本书所传达的思想观念,竟与幸福课不谋而合:
1.不要绝对化(这是本书最重要的观念)。
a.丢了一支名贵的钢笔,心疼不心疼?当然心疼,但一支钢笔的遗失绝对不意味着世界末日,也不意味着以后没有机会拥有相同的钢笔,或者拥有一支更好的钢笔,所以,不应当把这看作是灾难。
b.受到了领导或者同事的误解,感觉到委屈。接受自己委屈,但要警惕自己把这件事的后果扩大化,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但影响未必有你想的那么严重,同样,人无完人,没有人是完美的,这样会减少你对他人的苛责。
c.认真学习,但最终还是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当然,能考上是最好,但现在没有考上,也并不意味着自己人生的毁灭,现在出头的机会很多,道路很广,文凭当然很重要,但绝对不是唯一因素。
例子还有很多,“绝对”的标准,带来“绝对”的痛苦,用“最好能”的思维代替“绝对要”的思维,能够缓释内心的挣扎,让自己与情绪和解,提高效率。
2.接受好的负面情绪,选择正面行动。学会将“愤怒”调整成“不快”,将“罪恶感”调整成“自省”,降低不良情绪的强度。正确合理地估计到失败结果的可能,同时,选择正确的行动来推动积极结果的产生,即使最后出现了不好的结果,由于正确地预估,没有“绝对化”思维的束缚,也能轻松地接受。
当然,其实书中关于如何改善思考习惯、提高心理韧性的阐述还有很多,我仅列出了两个我认为是最关键的,希望对这篇书评的读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