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走后的一个月,弟弟的儿子降生了。
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我突然想起父亲,瞬间泪如雨下。
打电话给在家里的妹妹,让给父亲烧个纸,给说一声。然后发现,能做到的,只有这些了。
从此,这个家庭的喜怒哀乐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让他知道了。
弟弟从外地赶回来的时候,他已经昏迷了。他临走前,心心念念的,该是弟弟还有他未出生的小孙子了吧。
虽然他那时候已经无法表达。
有句话说,这世间最大的遗憾就是不曾好好告别。
父亲走后,我多次灵魂拷问,我对父亲尽心尽力了吗?
虽然表面上似乎还说得过去,可是同样的问题,我不敢问第三遍,最后一遍总是心虚。
虽然父亲住院我几乎都在医院,虽然看他最后一眼的时候,我撕心裂肺,可是,可是我觉得自己做得还是不到位。
这一个多月以来,我总是觉得他还在门口坐着,我总是觉得他还在等我们回去。我总是觉得他应该很正式的和我们道别。
医院的车拉着他回家的时候,我坐在他身边,拉着他的手,心里告诉他,我们回家了。
这可能算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这样拉着他的手了吧,可是也是最后一次了。
我总以为还有机会,他会好好的正式的和我们告别,可是,没有。
他没有睁开眼睛,没有和我们说最后一句话,他躺在家里床上的时候,我看见他的泪水流了出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他就那样静静的走了。没有看所有人最后一眼。也没能说一句话。
从此以后,那个真心真意对自己好的人没有了。
我明白人这一生早晚会遭遇告别。
告别让我们成长,告别会让我们反思,然后让我们成熟。
而无论是主动地选择,还是被动地面对,告别多少有些伤感,也蕴藏着希望。
每一段告别的背后都有故事,一段又一段的告别,也就构成了人间百态。
而我们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告别中,长大的。
十年前奶奶临走时,我也曾经哭得稀里哗啦。我摘下我手上的镯子,套到了她手上。想在她身边留下我的气息。
可是我觉得自己没有跟她告别,我还有好多话没来得及当面和她说,我想她内心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奶奶和我,曾是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人。
时至今日,那时的感觉,已经被岁月消磨的毫无痕迹,只是自己总想回忆她,总想对别人说起她,总是能梦见她。
爷爷临走时,我因为工作原因未能及时赶到他身边。直到入殓时才看到他最后一眼,才毫无顾忌的放声大哭。没有和他告别,一直以来,这都是我内心无法弥合的伤口。
说有些告别,会在讲述中慢慢释怀,我觉得自己现在拿文字表达这些告别,更多的是怕自己忘记吧。又好像是在完成一种让自我放下悲伤的说服。
而这些告别,总带着后知后觉的遗憾。总是“当时只道是寻常”。
岁月会让人慢慢认识到,自己曾有过的种种不经意的愚蠢和迟疑,总是追悔莫及后才懂珍重。
就像父亲生病后坐轮椅的十年,每次回家总是急急匆匆。没有好好陪他说说话,聊聊天。
对他诉说的病痛,总是只给他买些药品回去,治疗效果怎么样,他没有说,自己也没有仔细询问。
虽然自己因为工作焦头烂额,还要照顾两个孩子心力交瘁,可是对于父亲的照顾,终究还是有遗憾的。
父亲走后,面对生活的各种考验,我很多次在心里默念,努力平静地活在当下,子女安康,家庭稳固才是对他很好的交代。
虽然我知道这样是他所愿,但是对他,却是不公平的。或者我这样想只是自我安慰罢了。
米兰·昆德拉说,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我们总以为,每一次告别以后,都还有回旋的余地,我们倾向于把想说的话,想见的人,想做的事,留给以后,我们也频繁逃避告别,在不被主观意志改变的事实前,丢了面对的勇气与坦然。
可是,很多人,很多事,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谁也不知哪一次不经意的迟疑、等待、挥别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修补遗憾。
爱,需要及时,很多时候,只差一秒,心声己无法言说。等到我们发现,错过的一切再也无法追回,才会清醒地意识到珍惜的意义。
而告别,是既往的结束。告别以后,生命会进入另一个阶段,但是不是纯粹为了延长生命,生活的质量才更加重要。
就像樱花完美绽放时,众人都记住了它的辉煌,而它终归凋落时,我们为这场伤感的谢幕送去尊重与祝福。
送完祝福,我们更要努力生活得更好,因为未来可期,前方还有更远的路。
那么,从现在开始,好好珍待身边的人吧,用力去爱,全情去付出,无遮掩地去表达心意。
纵有离别,也能释怀地说再见,毕竟,我们还能在漫长美好的回忆中无数次重逢,无数次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