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构筑属于你的生态系统”
原文:
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大多数人都只使用学过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比如说经济学,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你知道谚语是怎么说的:“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是处理问题的一种笨办法。
查理不会对一家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肤浅的独立评估,而是对他打算要投资的公司的内部经营状态及其所处的、更大的整体“生态系统”作出全面的分析。
2.思考
作为工业时代的产物,从苏联沿袭而来的“洪堡教育模式”为我们的改革开放培养了大批人才,支撑了30多年较高速度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世界是复杂多变的,而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有限的。对于一个个体来讲,认知的局限性就显得更为明显。
通过精细化的分工和人们之间的协作,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我也早在进入高二时就进入了“理科班”,大学时选择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备融入分工体系。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目的已经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一招鲜吃遍天”的局面已经被打破。
3.应用
作为个体,至少有三个破局的方向。
一是积极拥抱陌生领域,不断提升认知维度。陌生的领域之间,有不少的底层逻辑是想通的,刻意地接触这些领域,把更多的点状知识联成网络,激发出更高的认知维度,就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二是使自身技能多样化,构筑技能生态系统。学好英语,有助于快速高效地了解世界;学好写作,有助于理清思路、传播理念;学好演讲,有助于激发潜能、扩大影响;学好编程,有助于借助“上帝视角”看待和解决问题…
三是组建融入生态系统,借助整体优势发力。阿里系围绕生活圈打造生态系统,小米系围绕电器打造生态系统。一个个体,在资源缺乏时,融入到生态系统中,提升认知、拓展技能、积累资源,适时地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从而实现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