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适配器模式

java的适配器模式利用聚合的方式将正确的业务方法适配到新的接口上,在代码实现和大概的逻辑结构上都很类似代理设计模式,适配器对外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对外提供服务,然后内部适配不同的业务;
首先新建一个接口用于对外统一接口服务:

public interface Target {

    void request() ;
}

然后其实现类包含要适配的对象,在request接口方法中转发到正确的业务方法上:

public class Adapter implements Target {

    private Subject subject ;

    public Adapter(Subject subject) {
        this.subject = subject ;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 {
        //适配到正确的方法上
        this.subject.ownRequest();
    }
}

下面是被适配的原始业务方法:

public class Subject {

    public void ownRequest() {
        System.out.print("被适配对象自己的方法[ownRequest]....");
    }
}

测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arget target = new Adapter(new Subject()) ;
    target.request();
}

上面的结构和代理模式不同的地方是被代理的对象和代理对象不是同一个类型,即他们不是来源于同一个接口或父类.
被适配对象和适配器完全是两个不相干的类.
在适配器模式中,同样可以适配被是陪对象父接口,在普通的代理模式中,是必须基于接口的.(cglib需要使用反射),一般的,适配父接口会更有用;
在基于接口的代理设计模式中,也同样会有三个角色,目标接口/目标接口实现类,即被代理类和代理类, 对外只能看见目标接口方法,看不见被代理对象和代理类;
在实际业务使用上, 适配器不同于代理模式,适配器多用于代码重构,在代码重构中,更多的需要考虑系统运行稳定,系统运行中的代码如果没有十分必要重构过的时候需要尽可能的复用,禁止删/改;
所以适配器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非常重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概述 适配器模式把一个类的接口变换成客户端所期待的另一种接口,从而使原本因接口不匹配而无法在一起工作的两个类能够在...
    今晚打肉山阅读 413评论 0 0
  • 1 场景问题# 1.1 装配电脑的例子## 旧的硬盘和电源 小李有一台老的台式电脑,硬盘实在是太小了,仅仅40GB...
    七寸知架构阅读 3,305评论 5 60
  • 适配器模式 Adapter:将某个类的接口转换为另一个接口。 例如:原有类只包含方法 f1(),目标接口需要提供两...
    专职跑龙套阅读 265评论 0 0
  • 1、定义:适配器模式是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的接口。 2、分类:(1)类适配器:使用对象继承的方方式,是静...
    Veteor阅读 285评论 0 0
  • 前言:设计模式之结构型模式软件模式与具体的应用领域无关,也就是说无论你从事的是移动应用开发、桌面应用开发、Web ...
    markfork阅读 2,499评论 4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