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30岁还有几年,然而时光如飞梭,速度飞快,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这一年最大的变化大概要数最后这两个月,可能是因为有人见证成长,所以觉得自己变化大,而以前其实也是在缓慢进步,只是自己不知道。可见,有人见证自己的成长是一件幸事。
对于自己习以为常,对于日日相对的身边人也是习以为常。对于十天半个月、一两个月甚至更久才见一次面的人来说,自己的变化就是肉眼可见。
非常荣幸有这么一位朋友,经常会夸奖自己又进步了,心里的欢喜溢出来,怕自己骄傲,只能将其夸的十分接收7分就好,才能继续进步。
最近一直在看《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这书适合时常翻阅。现在的我,很多做不到,比如慈悲心,做不到像佛陀一般为天下苍生而忙,但是我会努力思考我现如今可以做到哪里。
比如忍耐一切不如意,虽说每一种创伤都是走向成熟的关键,目前我是没办法做到说被打被骂被欺负而不生嗔恨,还是会生气难耐,哪怕不能欺负回去也得骂几句,做不到原谅。会努力在自己要发火时转移注意力,等火降了,再去换位思考,去想为何他如此说如此做?我是不是可以说点、做点别的,不跟他计较,如此而已。
我不是完美主义者,偶尔会拖延逃避,给自己找借口:等准备充足了再做会更完美。
其实自己是不太在意是否有缺陷,是否圆满。大概因为不太在意,所以每次考试临时抱佛脚,经常靠运气度过,却死性不改,没有把缺陷当动力的觉悟,只有事过才花一丢丢时间后悔一下。
或许应该改变一下心态,不是或许,一定要改,做任何事全力以赴最重要,至于结果是否圆满才需要现今心态。
书中说:学佛是为了修心。我不学佛,但是我修心。
不久之前的我,经常看到书里某些观点特别好,特别有用,就会想分享,分享时加一些自己的语言,将其讲的绘声绘色。或许是分享,难道就没有一丝炫耀吗?“半瓶水响叮当,满瓶水不会响”说明自己只是半瓶水而已,渐渐了解并努力去克制自己的炫耀心,努力追求“学问深时意气平”的境界。并不是说不分享了,而是不再按自己的想法随时随地,拉个人就分享。而是对于有需要的,有烦恼倾诉的,可以适当分享自己的见解。
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这些,珍惜自己拥有的,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人长处。在自己半瓶水时,觉得就自己发现了宝藏,别人都是傻瓜,需要我去拯救。然而越来越多的经历告诉我,没有人是傻瓜,只有自己才是。
觉得别人是傻瓜的,自己才是傻瓜。
每个人擅长的不一样,可能这个方面他不懂,其他方面人家就比你厉害,所以不必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聪明,在别人看来你就是第一傻瓜。
因此,修心是有必要的。刚开始觉得修心就是把一切妄念都去除,保持心里空灵。然而“将妄念去除”本身也是一个妄念。故而,妄念不是去除,而是不去理它,不理它,它自己就去找别的玩了。
希望30岁的自己,在修心上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