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几篇范文,有些感悟:
1.虽然是教师资格考试的作文题,但是很多作文材料给出的内容很多与教育无关,而且范文的内容中,并非都涉及到教育。相反,大部分都是讨论的社会事件,与生活息息相关。
2.范文中很多运用到了排比句。
根据考纲的要求是能够根据文章中心论点组织材料;具备布局谋篇、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语言表达流畅、鲜明、生动,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在《综合素质.小学》下册335页的范文《守护善良,重建信任》一文中,有一段是这样描写的:
信任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桥梁,是心与心交流的美好语言,是人们用善良浇灌的美丽之花。它如一团烈火点燃人们交往的热情,如一缕阳光驱散人们内心的疑云....
上面这段文字,语言表达符合考纲中鲜明生动的要求,通过桥梁、花朵、烈火、阳光等意象将虚无的信任变为可以感知的事物,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341页《态度决定一切》中有这样的描述:
积极的态度使人不断攀登成功的阶段。...因为始终坚定持之以恒的态度,无数学子自强不息,十年寒窗把青春书写成诗篇,为祖国的未来添砖加瓦;因为始终不畏艰难的态度,众多科研人员开拓进取,夙兴夜寐把智慧燃烧成火光,将中国的科技事业推向高峰;因为始终坚持认真负责的态度,无数能工巧匠兢兢业业,经年累月将汗水绽放成花朵,使文化与技艺的瑰宝定格成永恒。...
这段文字,运用了排比的方式增强了表达效果。
反思:自己写文章感觉没东西写,那么就可以用这种排比+意象表达的方式来进行补充。(说人话:就是凑字数)
通过这里两天关于写作的学习,发现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了,自己写的文章内容也能分块表达自己主要想法了。边做边学,做的越多,感受的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