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6 8月第6次作业

【书      目】《学会提问》

【课程领拆】丘恩华老师

【上课时间】2017年8月17日

【作      业】

拆为己用作业:

一周内,听到一个新观点或道理时,尝试用提出关键问题的方式来分析这个观点的合理性,并在朋友圈分享收获。


论题:怎样分配学习一手知识与二手知识的时间。

结论:​追寻一手知识,远离二手知识

理由:​

1​一手知识是二手知识的源头;

2知识在传递过程中信息​失真;

3一手知识有理论的深入、体系的完整、论据的充分、细节的推敲、逻辑的推演、边界的界定。

理由的假设

1一手知识更适合所有人​;

2​一​手知识能更好解决问题;

3阅读一手知识​,在时间成本上更划算。

词义:

一手知识,最新发表出来的高质量的论文、期刊、研究报告。

二手知识:含金量高的、忠实转述一手知识原意的内容。例如出版物译文、教科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假设和理由的合理性

一手知识是作者多年研究总结提炼的知识晶体。要求阅读者有较高的理解能力和较强的分析能力,不是所有人都有这能力。

​​部分读者直接阅读一手知识效果不好,甚至丧失兴趣。

​对于一个不擅长分析和整理大量信息的新手,学习知识目的,为了提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决策水平(例如学习行为心理学的新认知),

当其寻求于一手知识时(丹尼尔 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英文原版),一边谷歌翻译专业术语,一边阅读​理解晦涩短句,一边记录笔记,(这游戏有一点点困难了)。

其实不如阅读高质量的二手知识(《思考快与慢中文译文版》《做出好决定》),在学习热度没消退前,建立一个模糊的框架,建立对知识的兴趣建立深入探索的好奇。

​而不是一开始追求体系的完备和细节的深入,导致在知识海洋中迷失方向,手足无措,使兴趣和热情溺毙于知识的海洋中。

情感

​批判性思维较弱或没难进行验证的情况下,我们容易被貌似合理论证的观点左右​。​

我们喜欢某些人物,从而认同他们说出的那些正确的道理,​多数人点赞的建议。(男神你说得好有道理哦,我听你的)

​​(大多数人产生问题的原因不尽相同,因个体的知识水平不同​。这类前因后果千差万别,适用边界因人而异的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

声明:我的观点不是一手知识不好,而是一手知识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根据受众的认识水平,选择最适合的知识。​

总结

​关于新知识的学习。

1行为模式很难改变。​没有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塔楼,很难处理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冲突,很难消化运用外来新知识,开始时,可能没表现出来学习后变化。

2效果达不到期望。没有熟练运用批判性思维,很难界定新知识、新建议的适用边界。刚开始时,运用新知识的效果可能不理想。

3对于新手,接触新知识时,明确阅读的目的,寻找关键的内容,先阅读一些通俗易懂、阅读性强的高质量二手知识。在兴趣没消退前,高效练习到60分。​

4对于一个需要深度掌握的学习者,想从60分继续进阶,需要查找知识的出处,清晰知识的前因后果,明确知识的适用边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80107《跃迁》看完第十遍 今天提交了第一轮逐字稿,并根据群里大家提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周末时间抛开逐字稿...
    power女神阅读 2,244评论 2 21
  • 前言 因为前两天老大让翻找以前的工程,无意间发现这个了,就想搞一搞.以前我做诱导输入的时候一般是跳转控制器,在另外...
    神经骚栋阅读 1,603评论 8 31
  • We may not be angels all of the time, but we do appreciat...
    H岁月静好阅读 100评论 0 0
  • 一句话就可以总结 我啊,没错 就是那个站到人堆里就找不到我是谁 『某路人』 我其实是很不想平凡的,希望自己可以有轰...
    betterme_月儿阅读 278评论 0 0